燕媠
【拼音】:yàn duò
【注音】:一ㄢˋㄉㄨㄛˋ
【结构】:燕(上中下结构)媠(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1.亦作'燕媠'。2.形容仪容闲散不整。燕媠[yànduò]⒈见“燕惰”。
基础解释见“燕惰”。形容仪容闲散不整。
引证解释⒈见“燕惰”。
汉语大词典见“燕惰”。《汉语大词典》:燕惰 拼音:yànduò亦作“燕媠”。形容仪容闲散不整。《仪礼·士虞礼》“尸坐不说屦”汉郑玄注:“侍神不敢燕惰也。”《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妾不敢以燕媠见帝。”颜师古注:“媠与‘惰’同。谓不严饰。”明归有光《封奉政大夫王君墓表》:“居家无燕媠之容,检御精明。”
其他释义1.见'燕惰'。
读音:yàn,yān
[yàn]
[ yàn ]1. 鸟类的一科,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燕尔(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燕好(常用以指男女相爱)。燕侣。燕雀处(chǔ)堂(喻居安而不知远虑,临祸却不能自知)。
2. 轻慢:“燕朋逆其师”。
3. 古同“宴”,安闲,安乐。
4. 古同“宴”,宴饮。
[ yān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燕赵。燕山。燕京。
2. 姓。
读音:tuó,duò
[duò]
[ tuó ]1. 美好:“形媠服兮扬幽若。”
[ duò ]1. 古同“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