甸徒
【拼音】:diàn tú
【注音】:ㄉ一ㄢˋㄊㄨˊ
【结构】:甸(半包围结构)徒(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古代六十四井为甸,按甸为军赋﹑田役征发的徒卒为'甸徒'。
基础解释古代六十四井为甸,按甸为军赋﹑田役征发的徒卒为/'甸徒/'。
引证解释⒈古代六十四井为甸,按甸为军赋、田役征发的徒卒为“甸徒”。引《礼记·祭义》:“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郑玄注:“甸,六十四井也,以为军田出役之法。五十始衰,不从力役之事也。”孔颖达疏:“谓之甸者,以供军赋及田役之事。五十者气力始衰,不为此甸役徒卒。”
网络解释甸徒释义
网友释义拼音:diàntú注音:ㄉㄧㄢˋㄊㄨˊ古代六十四井为甸,按甸为军赋、田役征发的徒卒为“甸徒”。《礼记·祭义》:“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郑玄注:“甸,六十四井也,以为军田出役之法。五十始衰,不从力役之事也。”孔颖达疏:“谓之甸者,以供军赋及田役之事。五十者气力始衰,不为此甸役徒卒。”
汉语大词典古代六十四井为甸,按甸为军赋、田役征发的徒卒为“甸徒”。《礼记·祭义》:“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郑玄注:“甸,六十四井也,以为军田出役之法。五十始衰,不从力役之事也。”孔颖达疏:“谓之甸者,以供军赋及田役之事。五十者气力始衰,不为此甸役徒卒。”
其他释义1.古代六十四井为甸,按甸为军赋﹑田役征发的徒卒为'甸徒'。
读音:diàn,tián,shèng
[diàn]
[ diàn ]1. 古代指郊外的地方。
2. 田野的出产物:“纳货贝于君,则曰纳甸于有司”。
3. 治理。
[ tián ]1. 古同“畋”,打猎。
[ shèng ]1. 古同“乘”,古代划分田、里的名称。
读音:tú
[tú]
(1)(形)空的;没有凭借的:~劳。
(2)(副)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仅仅:~留。
(3)(副)徒然:~自惊扰。
(4)(名)徒弟;学生。
(5) 姓。
(6)(名)信仰某种宗教的人:教~。
(7)(名)同一派系的人(含贬义):暴~。
(8)(名)人(含贬义):好色之~。
(9)(名)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