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章
【拼音】:niǎo zhāng
【注音】:ㄋ一ㄠˇㄓㄤ
【结构】:鸟(独体结构)章(上下结构)
【繁体】:鳥章
词语解释1.鸟形图饰。2.借指少数民族。鸟章[niǎozhāng]⒈鸟形图饰。⒉借指少数民族。
基础解释鸟形图饰。借指少数民族。
引证解释⒈鸟形图饰。引《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斾央央。”郑玄笺:“鸟章,鸟隼之文章,将帅以下衣皆著焉。”《文选·左思<吴都赋>》:“贝胄象弭,织文鸟章。”刘逵注:“鸟章,染丝织鸟,画为文章,置於旌旗也。”《说郛》卷三引唐胡璩《谭宾录》:“东蛮王入朝,颜师古奏:昔武王时远国归款,周史集为《王会篇》,今卉服鸟章,备集蛮邸,请图其事,以貽於后。”⒉借指少数民族。引唐吕温《皇帝亲庶政颂》:“鸟章之长,帷髻之君。会朝明廷,其从如云。”
网络解释鸟章niǎozhāngㄋㄧㄠˇㄓㄤ鸟章(鸟章)
综合释义鸟形图饰。《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斾央央。”郑玄笺:“鸟章,鸟隼之文章,将帅以下衣皆著焉。”《文选·左思<吴都赋>》:“贝胄象弭,织文鸟章。”刘逵注:“鸟章,染丝织鸟,画为文章,置於旌旗也。”《说郛》卷三引唐胡璩《谭宾录》:“东蛮王入朝,颜师古奏:昔武王时远国归款,周史集为《王会篇》,今卉服鸟章,备集蛮邸,请图其事,以貽於后。”借指少数民族。唐吕温《皇帝亲庶政颂》:“鸟章之长,帷髻之君。会朝明廷,其从如云。”
汉语大词典(1).鸟形图饰。《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郑玄笺:“鸟章,鸟隼之文章,将帅以下衣皆著焉。”《文选·左思〈吴都赋〉》:“贝胄象弭,织文鸟章。”刘逵注:“鸟章,染丝织鸟,画为文章,置于旌旗也。”《说郛》卷三引唐胡璩《谭宾录》:“东蛮王入朝,颜师古奏:昔武王时远国归款,周史集为《王会篇》,今卉服鸟章,备集蛮邸,请图其事,以贻于后。”(2).借指少数民族。唐吕温《皇帝亲庶政颂》:“鸟章之长,帷髻之君。会朝明廷,其从如云。”
读音:niǎo
[niǎo]
1.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鸟类。候鸟。益鸟。鸟语花香。
读音:zhāng
[zhāng]
(1)(名)音乐的一曲;歌曲诗文的段落。
(2)(名)条目。
(3)(名)条理。
(4)(名)章程。
(5)(名)奏章。
(6)(名)(Zhānɡ)姓。
(7)(名)图章:印~|盖~。
(8)(名)佩带在身上的标志:领~|臂~|胸~|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