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桑阿
【拼音】:yī sāng ā
【繁体】:伊桑阿
【拼音】:yī sāng ā
词语解释1.清、满洲正黄旗人。姓伊尔根觉罗氏,諡文端,顺治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见《清史稿·卷二百五十六》、《清史列传·卷九》、《国朝耆献类徵·卷六》、《国朝先正事略·卷五》。2.清、满洲镶黄旗人。姓高佳氏。官于乾隆四十年,由工部笔帖式调任直隶保定府同知。同治五十年,擢昇山西巡抚,次任正红旗汉军副都统,五十八年,补任库车办事大臣。嘉庆六年,调任云南巡抚,镇定苗匪之事有罪,被处绞刑。见《国史列传·卷四十三》。3.蒙古医师。姓觉罗氏。清乾隆年间,以整骨知名。见《清史稿·卷五百七》、《国朝耆献类徵·卷四百八十三》。
读音:yī
[yī]
1. 彼,他,她:伊说。伊人(那个人,多指女性)。
2. 文言助词:下车伊始。伊谁之力?伊于胡底(到什么地步为止,不堪设想的意思)。
3. 姓。
读音:sāng
[sāng]
(1)(名)桑树;乔木;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穗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
(2)(名)姓。
读音:ā,ē,a
[ā]
[ ā ]1.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 ē ]1.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
2. 凹曲处:山阿。
[ a ]1. 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