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虛而入
【拼音】:chéng xū ér rù
【繁体】:乘虛而入
【近义词】:攻其不备、趁火打劫、乘人之危、有机可乘
【反义词】:无隙可乘、无懈可击
【拼音】:chéng xū ér rù
网友释义乘虚而入(拼音:chéngxū/'érrù)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见于《三国志·刘晔传》。“乘虚而入”原指军事上向对方没有设施或兵力薄弱的地方进攻,泛指向空虚或虚弱的地方侵入。也说“乘隙而入”。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
辞典修订版趁着对方空虚不备的时候进入。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二零.范阳卢蔚醮本命验》:「将至所居,自后垣乘虚而入,径及庭中。」《三国演义.第二四回》:「今曹操东征刘玄德,许昌空虚,若以义兵乘虚而入,上可以保天子,下可以救万民。」也作「乘隙而入」。
辞典简编版趁着对方疏忽不备的时候侵入。 【造句】火灾发生后,有个小偷乘虚而入,拿走了一些物品。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趁着对方空虚不备的时候进入。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二零˙范阳卢蔚醮本命验:将至所居,自后垣乘虚而入,径及庭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四回:今曹操东征刘玄德,许昌空虚,若以义兵乘虚而入,上可以保天子,下可以救万民。亦作乘隙而入。
读音:chéng,shèng
[chéng]
[ chéng ]1. 骑,坐:乘马。乘车。乘客。乘警。
2. 趁着,就着:乘便。乘机(趁着机会)。乘势。乘兴(
)。因利乘便。3. 算术中指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乘法。乘幂(
)。乘数。4. 佛教的教派或教法:大乘。小乘。上乘。下乘。
5. 姓。
[ shèng ]1. 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乘舆。千乘之国。
2. 古代称四为乘:乘矢。乘壶。“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3. 中国春秋时晋国的史书称“乘”,后通称一般的史书:史乘。野乘。
读音:ér
[ér]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读音:rù
[rù]
(1)(动)进来或进去:投~|~冬|由浅~深。
(2)(动)参加到某种组织中:~学|~伍。
(3)(动)收入:岁~|量~为出。
(4)(动)合乎:~时|~情~理。
(5)(名)入声:平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