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和解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和解

和解

【拼音】:hé jiě

【简体】:和解

【繁体】:和解

解释

词语解释⒈ 平息纷争,重归于好。今法律上指当事人约定互相让步,不经法院以终止争执或防止争执发生。例:使争吵的两派和解。英:becomereconciled;settle;⒉ 在法律上,指诉讼当事人之间为处理和结束诉讼而达成的解决争议问题的妥协或协议。一般来说,和解的结果是撤回起诉或中止诉讼而无需判决。在这种情况下,和解作为当事人之间有约束力的契约,可以防止重新提出诉讼。当事人双方也可以将和解的条款写入一个协议判决,由法院记录在卷。英:settlement;

基础解释(动)结束争端,重归于好:双方~。

引证解释⒈ 宽和,宽容。引:《荀子·王制》:“和解调通……则姦言并至,尝试之説锋起。”杨倞注:“谓宽和不拒下也。”⒉ 平息纷争,重归于好。引:《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匈奴冒顿大围信,信数使使胡求和解。”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李令﹞与张延赏有隙……德宗尝令韩晋公和解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二人几攘臂,一老儒和解之。”丁玲《莎菲女士日记·三月十七》:“那天晚上苇弟赌着气回去,今天又小小心心的自己来和解,我不觉笑了。”⒊ 犹溶解。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笨麴并酒》:“﹝作白醪酒法﹞凡三酘。济,令清,又炊一斗米酘酒中,搅令和解。”

综合释义宽和,宽容。《荀子·王制》:“和解调通……则姦言并至,尝试之説锋起。”杨倞注:“谓宽和不拒下也。”平息纷争,重归于好。《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匈奴冒顿大围信,信数使使胡求和解。”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李令﹞与张延赏有隙……德宗尝令韩晋公和解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二人几攘臂,一老儒和解之。”丁玲《莎菲女士日记·三月十七》:“那天晚上苇弟赌着气回去,今天又小小心心的自己来和解,我不觉笑了。”犹溶解。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笨麴并酒》:“﹝作白醪酒法﹞凡三酘。济,令清,又炊一斗米酘酒中,搅令和解。”

网友释义和解,汉语词汇。拼音:héjiě指平息纷争,重归于好。今法律上指当事人约定互相让步,不经法院以终止争执或防止争执发生。

汉语大词典(1).宽和,宽容。《荀子·王制》:“和解调通……则奸言并至,尝试之说锋起。”杨倞注:“谓宽和不拒下也。”(2).平息纷争,重归于好。《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匈奴冒顿大围信,信数使使胡求和解。”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李令﹞与张延赏有隙……德宗尝令韩晋公和解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二人几攘臂,一老儒和解之。”丁玲《莎菲女士日记·三月十七》:“那天晚上苇弟赌着气回去,今天又小小心心的自己来和解,我不觉笑了。”犹溶解。北魏贾思协《齐民要术·笨曲并酒》:“﹝作白醪酒法﹞凡三酘。济,令清,又炊一斗米酘酒中,搅令和解。”

国语辞典⒈ 双方停止争执,归于和平。引:《三国演义·第七回》:「见在磐河厮杀,宜假天子之诏,差人往和解之。」近息争反搏斗纷争格斗纠纷角斗决斗⒉ 法律上谓当事人约定,互相让步,以终止争执或防止争执发生之契约。

辞典修订版双方停止争执,归于和平。《三国演义.第七回》:「见在磐河厮杀,宜假天子之诏,差人往和解之。」法律上谓当事人约定,互相让步,以终止争执或防止争执发生之契约。

辞典简编版停止争端,重归于好。 【造句】经过一个星期冷战,他们俩夫妻昨晚终于和解了。法律上指当事人彼此约定,互相让步,以终止争执或防止争执发生的作为。 【造句】这件诉讼案因双方当事人愿意庭外和解,而顺利落幕。

英语make peacepacificcompromisereconcilereconciliationbecome reconciledunderstandincompounding

法语transiger、s'arranger à l'amiable、entrer en composition、compromis、médiation、transaction、conciliation

其他释义不再争执或仇视,归于和好:双方~。

和解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妥协

反义词 斗争 纷争 格斗 争持 顶牛 搏斗 角斗 争执 争斗 纠纷 僵持 决斗 顶牛儿

和解造句更多 >>

1.埃及称寻求中东和解刻不容缓。

2.你们将需要利用你们通过自然科学和数学课程所学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治愈癌症、艾滋病及其他疾病,开发新的能源技术和保护我们的环境。

3.当大敌压境时,平民随即与军队战士一起撤到离罗马五公里的圣山上安营扎寨,贵族在惊恐中不得不与平民谈判和解

4.另外,据估计,每一宗存档的案件,十有八九是庭外和解

5.对于数学问题,自己想出答案和确认别人的答案是否正确,哪一个更简单,或者困难到何种程度,拟一个别人无法解答的问题和解开那个问题,何者更困难?

6.在对城市职业女性抽样调查中发现,腰酸背痛、易患感冒、精神焦虑、肢体畏冷、困倦乏力、面色灰暗等问题,成为越来越多女性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7.读者之所以要阅读学术期刊,一般为寻求所探讨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的思路,希望从中直接获益,不欣赏那些故弄玄虚,不着边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八股文。

8.参赛短片对白、旁白和解说须有中文及英文字幕,非中文或英文对白短片必须具备英文字幕。

9.一切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在调查研究中,如果找不出原因和解决办法就不能放过。

10.征得院领导同意后,小王同办案法官、村委会主任等组成调解小组,通过多次谈心、沟通,最终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一对好邻居握手言和。

字义分解

读音:hé,hè,huó,huò,hú

[hé]

[ hé ]

1.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2.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3.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5.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6.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10. 姓。

[ hè ]

1.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 huó ]

1.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 huò ]

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 hú ]

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读音:jiě,jiè,xiè

[jiě]

[ jiě ]

1. 剖开,分开:解剖。分解。瓦解。解体。

2. 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解开。解甲归田。解囊相助。

3. 除去,除,废除,停止:解放(a.使广大人民群众脱离压迫;b.解除束缚而得到自由)。解除。解饿。解乏。解惑。解疑。解围。解脱。解雇。解聘。解散。解毒。

4. 溶化:溶解。解冻。

5. 讲明白,分析说明:解释。解析。解说。劝解。解嘲。

6. 懂,明白:理解。见解。

7. 调和,处理:解决。和解。调(tiáo )解。排解。

8. 高兴,开心:解颜而笑。

9. 排泄:解手。

10. 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

11. 演算方程式:解方程。

12.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进学解》。

[ jiè ]

1. 发送。

2. 押送财物或犯人:押解。起解。解差(chāi)。解回北京。

[ xiè ]

1. 古同“懈”,松弛,懈怠。

2. 古同“邂”,邂逅。

3. 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卖解的。跑马卖解。

4. 〔解湖〕湖名,在中国山西省。

5. 姓。

和解相关成语

和解相关词语

关于和解的诗词更多 >>

解释包含和解的单词更多 >>

包含和解的歇后语

上一个:不无

下一个:带走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