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铅
【拼音】:mó qiān
【注音】:ㄇㄛˊㄑ一ㄢ
【结构】:磨(半包围结构)铅(左右结构)
【繁体】:磨鉛
词语解释亦作“磨?”。磨研铅粉涂抹误字。谓勤于校订或撰述。自谦词。铅,铅刀,指钝刀,比喻低劣的才能。
引证解释⒈亦作“磨鈆”。⒉磨研铅粉涂抹误字。谓勤于校订或撰述。引唐黄滔《与刑部郑郎中启》:“比者伏蒙曲念虚芜,荣流咳唾,诲以磨鈆未至,刻楮非工。”宋曾巩《伯常少留别业寄诗索酒因以奉报》诗:“多情置驛邀佳客,好事磨鈆勘旧经。”⒊自谦词。铅,铅刀,指钝刀,比喻低劣的才能。引唐骆宾王《咏怀古意上裴侍郎》:“磨铅不霑用,弹鋏欲谁申?”唐钱起《县内水亭晨兴听讼》诗:“磨铅辱利用,策蹇愁前程。”宋曾巩《英宗实录院谢赐御筵表》:“甫磨铅而就职,遽置醴以均恩。”
网络解释磨铅'
综合释义亦作“磨鈆”。磨研铅粉涂抹误字。谓勤于校订或撰述。唐黄滔《与刑部郑郎中启》:“比者伏蒙曲念虚芜,荣流咳唾,诲以磨鈆未至,刻楮非工。”宋曾巩《伯常少留别业寄诗索酒因以奉报》诗:“多情置驛邀佳客,好事磨鈆勘旧经。”自谦词。铅,铅刀,指钝刀,比喻低劣的才能。唐骆宾王《咏怀古意上裴侍郎》:“磨铅不霑用,弹鋏欲谁申?”唐钱起《县内水亭晨兴听讼》诗:“磨铅辱利用,策蹇愁前程。”宋曾巩《英宗实录院谢赐御筵表》:“甫磨铅而就职,遽置醴以均恩。”
汉语大词典亦作“磨铅”。(1).磨研铅粉涂抹误字。谓勤于校订或撰述。唐黄滔《与刑部郑郎中启》:“比者伏蒙曲念虚芜,荣流咳唾,诲以磨铅未至,刻楮非工。”宋曾巩《伯常少留别业寄诗索酒因以奉报》诗:“多情置驿邀佳客,好事磨铅勘旧经。”(2).自谦词。铅,铅刀,指钝刀,比喻低劣的才能。唐骆宾王《咏怀古意上裴侍郎》:“磨铅不沾用,弹铗欲谁申?”唐钱起《县内水亭晨兴听讼》诗:“磨铅辱利用,策蹇愁前程。”宋曾巩《英宗实录院谢赐御筵表》:“甫磨铅而就职,遽置醴以均恩。”
其他释义1.亦作'磨鈆'。2.磨研铅粉涂抹误字。谓勤于校订或撰述。3.自谦词。铅,铅刀,指钝刀,比喻低劣的才能。
读音:mó,mò
[mó]
[ mó ]1. 摩擦:磨刀。磨墨。磨练。磨砺(摩擦使锐利,喻经受磨练)。磨合。研磨。磨漆画。
2. 阻碍,困难:磨难(nàn)。好事多磨。
3. 消耗,消灭:磨损。磨耗。磨灭。
4. 拖延,耗时间:磨缠。磨功夫。
[ mò ]1. 粉碎粮食的工具:石磨。电磨。磨盘。磨坊(亦作“磨房”)。推磨。
2. 用磨将粮食加工成所需的状态:磨面。磨米。磨豆腐。
3. 掉转:这个胡同太窄,磨不过车来。
读音:qiān,yán
[qiān]
[ qiān ]1. 一种金属元素,可用作耐硫酸腐蚀、防丙种射线、蓄电池等的材料。其合金可作铅字、轴承、电缆包皮等之用:铅刀(指钝刀子,喻才能微薄)。铅球。
2. 指用石墨等制成的书写工具:铅笔。铅椠(铅粉笔和木板,古人用以书写的工具,借指著作校勘)。
[ yán ]1. 〔铅山〕地名,在中国江西省。
2. (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