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霜
【拼音】:sù shuāng
【注音】:ㄙㄨˋㄕㄨㄤ
【结构】:肃(上下结构)霜(上下结构)
【繁体】:肅霜
词语解释谓霜降而万物收缩。见'肃爽'。
基础解释谓霜降而万物收缩。见/'肃爽/'。
引证解释⒈谓霜降而万物收缩。一说,肃霜犹肃爽,指天高气爽。参阅王国维《观堂集林·肃霜涤场说》。引《诗·豳风·七月》:“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毛传:“肃,缩也,霜降而收缩万物。”孔颖达疏:“又九月之时,收缩万物者,是露为霜也。”朱熹集传:“肃霜,气肃而霜降也。”宋沉遘《谢冬服表》:“感肃霜之节,嘉献裘之勤。”⒉见“肃爽”。
网络解释肃霜肃霜
综合释义谓霜降而万物收缩。《诗·豳风·七月》:“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毛传:“肃,缩也,霜降而收缩万物。”孔颖达疏:“又九月之时,收缩万物者,是露为霜也。”朱熹集传:“肃霜,气肃而霜降也。”宋沉遘《谢冬服表》:“感肃霜之节,嘉献裘之勤。”一说,肃霜犹肃爽,指天高气爽。参阅王国维《观堂集林·肃霜涤场说》。见“肃爽”。肃霜[sùshuāng]谓霜降而万物收缩。《诗.豳风.七月》/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毛传/肃,缩也,霜降而收缩万物。/孔颖达疏/又九月之时,收缩万物者,是露为霜也。/朱熹集传/肃霜,气肃而霜降也。/宋沈遘《谢冬服表》/感肃霜之节,嘉献裘之勤。/一说,肃霜犹肃爽,指天高气爽。参阅王国维《观堂集林.肃霜涤场说》。
网友释义肃霜sùshuāng谓霜降而万物收缩。《诗·豳风·七月》:“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毛传:“肃,缩也,霜降而收缩万物。”孔颖达疏:“又九月之时,收缩万物者,是露为霜也。”朱熹集传:“肃霜,气肃而霜降也。”宋·沈遘《谢冬服表》:“感肃霜之节,嘉献裘之勤。”一说,肃霜犹肃爽,指天高气爽。参阅王国维《观堂集林·肃霜涤场说》。《左传》:唐成公有两骕骦马。一云骕骦,马色如霜纨。明冯梦龙清蔡元放《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五回:“唐侯有名马二匹,名曰‘肃霜’。”今随州唐镇曾建有骕骦亭、骕骦桥(今镇中心医院处)。今唐镇“骕骦坡”传说是唐成公经常放牧骕骦马之地,随州有以“骕骦”注册命名的“骕骦”牌大米、面粉(湖北省著名商标)。现唐镇有骕骦街,几处近百年的老房子建在,依稀洞察往日的容貌!
汉语大词典(1).谓霜降而万物收缩。《诗·豳风·七月》:“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毛传:“肃,缩也,霜降而收缩万物。”孔颖达疏:“又九月之时,收缩万物者,是露为霜也。”朱熹集传:“肃霜,气肃而霜降也。”宋沈遘《谢冬服表》:“感肃霜之节,嘉献裘之勤。”一说,肃霜犹肃爽,指天高气爽。参阅王国维《观堂集林·肃霜涤场说》。(2).见“肃爽”。
其他释义1.谓霜降而万物收缩。《诗.豳风.七月》:'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毛传:'肃,缩也,霜降而收缩万物。'孔颖达疏:'又九月之时,收缩万物者,是露为霜也。'朱熹集传:'肃霜,气肃而霜降也。'宋沈遘《谢冬服表》:'感肃霜之节,嘉献裘之勤。'一说,肃霜犹肃爽,指天高气爽。参阅王国维《观堂集林.肃霜涤场说》。2.见'肃爽'。
读音:sù
[sù]
1. 恭敬:肃立。肃坐。肃然。
2. 严正,认真:严肃。肃静。肃穆。整肃。
3. 躬身作揖,迎揖引进:肃客。
4. 萎缩:肃杀。
读音:shuāng
[shuāng]
(1)(名)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2)(名)像霜的东西:盐~。
(3)(名)比喻白色:~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