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夷
【拼音】:zú yí
【注音】:ㄗㄨˊ一ˊ
【结构】:族(左右结构)夷(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族灭。族夷[zúyí]⒈族灭。
基础解释族灭。
引证解释⒈族灭。引《史记·田儋列传》:“高皇帝迺詔卫尉酈商曰:‘齐王田横即至,人马从者敢动摇者致族夷!’”唐李翱《准制祭伏波神文》:“无极巧舌,伍奢族夷。”《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以辰州刺史裴虔通,隋煬帝故人,特蒙宠任,而身为弑逆,虽时移事变,屡更赦令,幸免族夷,不可犹使牧民,乃下詔除名,流驩州。”
网络解释族夷族夷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族灭。
综合释义族灭。《史记·田儋列传》:“高皇帝迺詔卫尉酈商曰:‘齐王田横即至,人马从者敢动摇者致族夷!’”唐李翱《准制祭伏波神文》:“无极巧舌,伍奢族夷。”《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以辰州刺史裴虔通,隋煬帝故人,特蒙宠任,而身为弑逆,虽时移事变,屡更赦令,幸免族夷,不可犹使牧民,乃下詔除名,流驩州。”
汉语大词典族灭。《史记·田儋列传》:“高皇帝乃诏卫尉郦商曰:‘齐王田横即至,人马从者敢动摇者致族夷!’”唐李翱《准制祭伏波神文》:“无极巧舌,伍奢族夷。”《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以辰州刺史裴虔通,隋炀帝故人,特蒙宠任,而身为弑逆,虽时移事变,屡更赦令,幸免族夷,不可犹使牧民,乃下诏除名,流驩州。”
其他释义1.族灭。
1.卒车裂族夷,为天下笑。斯人自杀,非人杀之也。
2.濮阳地区是华夏族、夷族和商族的相互错处地区,不是夏代国家统治的中心地区。
3.大至移国,小则临朝,焕车服以王宗枝,裂土壤而侯肺腑,洎末涂沦败,赤族夷宗。
4.大至移国,小则临朝,焕车服以王宗枝,裂土壤而侯肺腑,洎末涂沦败,赤族夷宗。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族夷造句
5.大至移国,小则临朝,焕车服以王宗枝,裂土壤而侯肺腑,洎末涂沦败,赤族夷宗。[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
6.濮阳地区是华夏族、夷族和商族的相互错处地区,不是夏代国家统治的中心地区。(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390753/造句)
读音:zú
[zú]
(1)(名)家族
(2)(名)古代的一种酷刑;杀死犯罪者的整个家族;甚至他母亲、妻子等的家族:~刑。
(3)(名)种族;民族:汉~。
(4)(名)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水~|语~。
读音:yí
[yí]
1.平坦;平安:化险为~。
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烧~弹。~为平地。
3.灭掉;杀尽:~灭。~族。
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淮~。四~。
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情。华~杂处。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