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的平
【拼音】:ā dì píng
【注音】:ㄚㄉ一ˋㄆ一ㄥˊ
【结构】:阿(左右结构)的(左右结构)平(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阿的平ādìpíng。(1)药黄色苦味粉末,2-甲氧-6-氯-9-(α-甲基-δ-二乙基胺-丁基)-氨吖啶的二盐酸盐。曾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疟疾,现已被氯喹取代。阿的平[ādìpíng]⒈药黄色苦味粉末,2-甲氧-6-氯-9-(α-甲基-δ-二乙基胺-丁基)-氨吖啶的二盐酸盐。曾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疟疾,现已被氯喹取代。英atabrine;
基础解释[药]黄色苦味粉末,-甲氧--氯--α-甲基-δ-二乙基胺-丁基-氨吖啶的二盐酸盐。曾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疟疾,现已被氯喹取代。
网络解释阿的平阿的平黄色苦,呈味粉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疟疾,现已被氯喹取代。
英语atebrineatebrinquinacrineacrichinumacriquinemepacrineacrichine
其他释义[骄]黄色苦味粉末,2-甲氧-6-氯-9-(α-甲基-δ-二乙基胺-丁基)-氨吖啶的二盐酸盐。曾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疟疾,现已被氯喹取代
1.阿的平、硝基苯、奎宁、辛可芬、磺胺类、含氯化合物以及一些有毒的药物如磷化氢,还有一些中药或食品,如蓖麻子、相思子、蚕豆等。
2.两个月后皮肤荧光带试验阳性,如预先服阿的平能预防皮损。
3.你可以选择摇滚乐队平克?弗洛伊德!或者瑞典阿巴乐队,或者其他人来描述你本周的金钱困境。
4.长期服用带有黄色素的药物,如阿的平、呋喃类等也可使皮肤变黄,严重者可表现巩膜黄染。
5.而有些老年人白眼球上脂肪较多,或吃了抗疟疾药“阿的平”,或由于血液中胡萝卜素增加,眼睛也可能发黄,但不是“黄疸”。
6.另有阿的平、氯喹、碘胺等药物,会使皮肤呈现黄色、褐色、青灰色等色素沉着,影响健美。
7.首先需要与服用大剂量阿的平及胡萝卜素等引起的皮肤黄染相区别。
8.现代研究发现,内服氯喹、阿的平及血色素沉着病、肝豆状核变性、亚硝酸盐中毒、缺氧,可导致蓝甲。
9.目的考察阿折地平的合成工艺。
10.结果:“阿的平栓剂绝育”的成功率略低于“手术绝育”;
读音:ā,ē,a
[ā]
[ ā ]1.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 ē ]1.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
2. 凹曲处:山阿。
[ a ]1. 同“啊”。
读音:de,dí,dì,dī
[dì]
[ de ]1.用在定语的后面。
a)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铁~纪律。幸福~生活。
b)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我~母亲。大楼~出口。
c)定语是人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是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意思是这个人担任这个职务或取得这个身份:谁~介绍人?
d)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开他~玩笑。找我~麻烦。
2.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
a)代替上文所说的人或物:这是我~,那才是你~。菊花开了,有红~,有黄~。
b)指某一种人或物:男~。送报~。我爱吃辣~。
c)表示某种情况、原因:大星期天~,你怎么不出去玩儿玩儿?。无缘无故~,你着什么急?
d)用跟主语相同的人称代词加“的”字做宾语,表示别的事跟这个人无关或这事儿跟别人无关:这里用不着你,你只管睡你~去。
e)“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推~推,拉~拉。说~说,笑~笑。大~大,小~小。
3.这个用法限于过去的事情。
4.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这件事儿我知道~。
5.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破铜烂铁~,他捡来一大筐。老乡们沏茶倒水~,待我们很亲热。
6.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a)表示相乘:这间屋子是五米~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b)表示相加:两个~三个,一共五个。
[ dí ]1.真实;实在:~当。~确。
2.“的”字在口语中一般读阴平(dī)。
[ dì ]箭靶的中心:目~。无~放矢。众矢之~。
[ dī ](外)“的士”(出租车)的省称:打~。~哥(称男性出租车司机)。
读音:píng
[píng]
(1)(形)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板|路很~。
(2)(动)使平:~了三亩地。
(3)(动)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槽|~列|~局。
(4)(形)平均;公平:~分|持~之论。
(5)(形)安定:风~浪静|心~气和。
(6)(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
(7)(动)抑止(怒气):你~~气。
(8)(形)经常的;普通的:~时|~淡。
(9)(名)平声:~仄|~上去入。(Pí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