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志
【拼音】:xiàn zhì
【注音】:ㄒ一ㄢˋㄓˋ
【词性】:名词。
【结构】:县(上下结构)志(上下结构)
【简体】:县志
【繁体】:縣志
词语解释县志xiànzhì(1)专门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志书英countyannals;generalrecordsofacounty县志[xiànzhì]⒈专门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志书。英countyannals;generalrecordsofacounty;
基础解释(名)专门记载一个县的山川地貌、人物、历史等情况的书。
引证解释⒈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专书。引清汪启淑《水曹清暇录》:“顷见《宜兴县志》,始信确有其事。”王闿运《慈溪令秦君墓志铭》:“文超文学政事著名当代,县志有传。”
网络解释县志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专书。如《蓬溪县志》。
解释清汪启淑《水曹清暇录》:“顷见《宜兴县志》,始信确有其事。”
网友释义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专书。如《蓬溪县志》。解释:清汪启淑《水曹清暇录》:“顷见《宜兴县志》,始信确有其事。”王闿运《慈溪令秦君墓志铭》:“文超文学政事著名当代,县志有传。”
汉语大词典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专书。清汪启淑《水曹清暇录》:“顷见《宜兴县志》,始信确有其事。”王闿运《慈溪令秦君墓志铭》:“文超文学政事著名当代,县志有传。”
国语辞典记载一县历史、地理、风俗、文物等相关资料的书籍。县志[xiànzhì]⒈记载一县历史、地理、风俗、文物等相关资料的书籍。
其他释义1.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专书。
1.这场反恐战争的事迹也将会在墨玉的县志上永远载入史册,在反恐的历史上彪炳千秋。
2.嘉庆《澄海县志》说,每年广东“通省税额征银四万三千七百五十两有奇,澄海以弹丸黑子之地,几操全粤五分之一,洵濒海一大都会也。
3.唐大爷的这段往事,是分水的茶客你一言我一语传开的,不知泸县志里有没有记载,但唐大爷是离休干部这件事,却一点也不假。
4.德比西山,怀如北海;心连赤县,志在青云。横批:倡导文明。
5.据《民国吴县志》记载,明嘉靖三十三年,倭寇自太仓入海口进犯苏州,烧劫于阊门、枫桥一带,“焚掠殆尽”、“积蓄纤悉无遗”。
6.据《上海县志》记载,当时有沉香观音像浮至淮口,时潘允端督漕淮上,奉归建阁,名为沉香阁。
7.郝持经几个月润色,一部持论公允、章法规范的县志成稿。
8.从遂川县志中得知,遂川县西部山区群众历来有捕鸟猎食的习惯,当地人认为此地有条“千古鸟道”。
9.其实县志上只是从新闻工作角度介绍了他,那只是凤毛麟角,姜来周是当时远近闻名的乡绅,他的一生具有传奇色彩,还是听我略述一二。
10.手捧古香古色的《乐安县志》,“八怪”之一李方膺跃然眼前,他于夏日行走旷野,实地勘察一方热土,冬夜灯下殚精竭虑,披沙沥金,成就了一部经典名志。
读音:xiàn,xuán
[xiàn]
[ xiàn ]1. 行政区划单位,旧时属于州、府、道,现由直辖市、地级市、自治州等领导。
2. 姓
[ xuán ]1. 古同“悬”。
读音:zhì
[zhì]
(1)(名)志向;志愿:~同道合。
(2)(名)姓。
(3)(动)〈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称~~。
(4)(动)记:~喜|~哀。
(5)(名)文字记录:杂~。
(6)(名)记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