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治
【拼音】:jīng zhì
【注音】:ㄐ一ㄥㄓˋ
【结构】:经(左右结构)治(左右结构)
【繁体】:經治
词语解释筹划治理。经治[jīngzhì]⒈筹划治理。
基础解释筹划治理。
引证解释⒈筹划治理。引晋陆机《演连珠》之三六:“臣闻柷敔希声以谐金石之和,鼙鼓踈击以节繁絃之契,是以经治必宣其通,图物恒审其会。”宋苏辙《上皇帝书》:“聪明睿智,博达宏辩,文足以经治,武足以制断。”《金史·移剌道传》:“户部经治国用,卿其勉之。”
网络解释经治经治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jīngzhì,意思是筹划治理。
综合释义筹划治理。晋陆机《演连珠》之三六:“臣闻柷敔希声以谐金石之和,鼙鼓踈击以节繁絃之契,是以经治必宣其通,图物恒审其会。”宋苏辙《上皇帝书》:“聪明睿智,博达宏辩,文足以经治,武足以制断。”《金史·移剌道传》:“户部经治国用,卿其勉之。”
汉语大词典筹划治理。晋陆机《演连珠》之三六:“臣闻柷敔希声以谐金石之和,鼙鼓疏击以节繁弦之契,是以经治必宣其通,图物恒审其会。”宋苏辙《上皇帝书》:“聪明睿智,博达宏辩,文足以经治,武足以制断。”《金史·移剌道传》:“户部经治国用,卿其勉之。”
其他释义1.筹划治理。
1.结论: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用于先前未经治疗的食管癌和胃癌患者,效果分别与氟尿嘧啶和顺铂相同。
2.作为心脏学医生,我曾经治疗了一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年轻人,我们刚开始的时候是准备用血液化稠剂进行治疗,但是被忽视了。
3.“凡看妇人病,入门先问经”,“凡医妇人,必先调经”,通过“调经”治疗各类妇科疑难病,一直是海派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所在。
4.然而随着春天的到来,慢性鼻窦炎也开始悄悄地复发,困扰着那些经治难愈的患者。
5.研究者卡林里德说:“大蒜补充物对于未经治疗高血压病人有降低血压的临床意义。”。
6.我曾经治疗过顽固的患者、也有些会有自残行为,甚至是对他们的治疗者产生了强烈的反移情作用。
7.大肠经贯颊入下齿,治咽喉肿痛、牙痛、痄腮;本经为阳明多气多血,可通经治手指麻木、耳聋和面部肿胀。
8.以前,大蒜补充物就被证明能降低胆固醇和未经治疗高血压病人的血压。
9.在七名受害者中,有六人呈现呼吸困难、乾咳、及喉咙与眼睛刺激症状,经治疗后在一天内出院。
10.在太子港总医院临时搭建的室外外科病房,提供紧急医疗救助。许多未经治疗的伤员正遭受感染,会导致截肢。
读音:jīng,jìng
[jīng]
[ jīng ]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纱。~线。
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脉。~络。
3.经度:东~。西~。
4.经营;治理:~商。整军~武。
5.上吊:自~。
6.历久不变的;正常:~常。不~之谈。
7.经典:本草~。佛~。念~。十三~。
8.月经:行~。~血不调。
9.姓。
10.经过:~年累月。几~周折。这件事是~我手办的。~他一说,我才知道。
11.禁(jīn)受:~不起。~得起考验。
[ jìng ]1.动词: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读音:zhì
[zhì]
(1)(动)治理
(2)(形)指安定或太平:~世。
(3)(名)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所|府~。
(4)(动)医治:~病。
(5)(动)消灭(害虫):~虫|~蝗。
(6)(动)惩办:~罪。
(7)(动)研究:~学。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