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沙岛
【拼音】:dōng shā dǎo
【繁体】:東沙島
【拼音】:dōng shā dǎo
辞典修订版岛名。构成东沙群岛的主体,地处台湾、海南岛、菲律宾三大岛的中央,产水草及磷。东沙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台湾海峡南疆的门户,位居南海要冲。位于珠江口、海南岛、吕宋岛及高雄的中央位置,是巴士海峡进出南海船舰的必经之途,扼控巴士海峡的咽喉。该岛长二千八百公尺、宽八百六十八公尺,形如马蹄,岛上没有山丘,也没有泥土,虽是珊瑚碎沙积累而成的低伏海岛,但却宛如远离尘嚣的人间净土。历史记载,东沙岛昔称“月牙岛”,先秦时代就已纳入中国版图,曾两度被日本侵据,由台湾当局控制。
读音:dōng
[dōng]
(1)(名)方向名;指日出的一边:~方。
(2)(名)主人;请客的人:房~。
(3)(名)姓。
读音:shā,shà
[shā]
[ shā ]1. 非常细碎的石粒:沙子。沙石。风沙。沙尘。沙砾(沙和碎石块)。沙漠。沙丘。沙滩。沙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沙暴。沙浴。沙疗。沙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
2. 像沙的东西:沙糖。豆沙。沙瓤。
3. 声音不清脆不响亮:沙哑。
4. 姓。
[ shà ]1. 经过摇动把某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读音:dǎo
[dǎo]
(名)海洋里被水环绕、面积比大陆小的陆地;也指湖里、江河里被水环绕的陆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