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御史台
【拼音】:xíng yù shǐ tái
【繁体】:行御史臺
【拼音】:xíng yù shǐ tái
词语解释行御史台xíngyùshǐtái。(1)元朝中央设御史台,掌纠查百官善恶、政治得失。各重要地区设行御史台,以监察诸省。行御史台[xíngyùshǐtái]⒈元朝中央设御史台,掌纠查百官善恶、政治得失。各重要地区设行御史台,以监察诸省。例走诉行御史台。——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英anofficialwhoadministersgoodorevilofotherofficialsinYuanDynasty;
网络解释行御史台【词语】行御史台
网友释义行御史台,拼音xíngyùshǐtái,释义为元朝中央设御史台,掌纠查百官善恶、政治得失,各重要地区设行御史台,以监察诸省,如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记载“走诉行御史台”。
其他释义1.元朝中央设御史台,掌纠查百官善恶、政治得失。各重要地区设行御史台,以监察诸省,如:走诉行御史台。——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1.元代在此设陕西诸道行御史台监察史院,简称台察院。
2.元监察汉官,也有监察蒙古族贵族的习惯,不仅提高了监察官的品级,而且在地方设立了两个行御史台,中央派遣,权势很大。
3.提高了监察官的品级,而且在地方设立了两个行御史台,中央派遣,权势很大。
4.元监察汉官,也有监察蒙族贵族的习惯,不仅提高了监察官的品级,而且在地方设立了两个行御史台,中央派遣,权势很大。
5.642年前,泥腿子出身的朱元璋还只是“吴王”,攻下集庆后,朱元璋把“吴王府”搬进了元朝统治江南的“行御史台”衙门旧址,也就是今天的内桥王府园一带。(查字典造句https://www.chazidian.com/zj-200652/)
6.642年前,泥腿子出身的朱元璋还只是“吴王”,攻下集庆后,朱元璋把“吴王府”搬进了元朝统治江南的“行御史台”衙门旧址,也就是今天的内桥王府园一带。(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00652/造句网)
读音:háng,xíng
[xíng]
[ háng ]1.行列:双~|杨柳成~。
2.排行:您~几?
3.行业:内~|同~|在~|懂~。
4.某些营业机构:商~|银~|车~。
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字|几~树|两~眼泪。
[ xíng ]1.行为举止:品~|操~|德~。
2.走、走路:直~|前~|寸步难~。
3.前往:南~|与子偕~。
4.流动、流通:发~|运~|风~一时。
5.做、从事、实施:~医|~善|实~。
6.可以:只要尽力去做就~了。
7.能干、能力强:你真~。
8.行书的简称:~草|~楷|真~。
9.不久、将要:~将就木。
10.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短歌行〉|〈琵琶行〉。
11.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宾主百拜,而酒三行。(汉.扬雄《法言.修身》)。
读音:yù
[yù]
(1)(动)驾御车马;赶车。
(2)(动)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或支配。
(3)(名)封建社会指与皇帝有关的:赐~|~前。
(4)(动)抵挡:防~|~寒|~敌。
读音:shǐ
[shǐ]
(1)(名)历史:~学。
(2)(名)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
(3)姓。
读音:tái,tāi
[tái]
[ tá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2.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3.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4. 量词:一台戏。
5. 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6. 姓。
7. 桌子、案子:写字台。
8.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 tāi ]1.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