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尺
【拼音】:yíng zào chǐ
【注音】:一ㄥˊㄗㄠˋㄔˇ
【结构】:营(上下结构)造(半包围结构)尺(独体结构)
【简体】:营造尺
【繁体】:營造尺
词语解释唐以来历代营造工程中所用的尺子。也称'部尺'。一营造尺合米。
基础解释唐以来历代营造工程中所用的尺子。也称/'部尺/'。一营造尺合米。
引证解释⒈唐以来历代营造工程中所用的尺子。也称“部尺”。一营造尺合0.32米。引《金史·食货志二》:“量田以营造尺。五尺为步;阔一步,长二百四十步为亩;百亩为顷。”《续文献通考·乐考八》:“商尺者,即今木匠所用曲尺。盖自鲁般传至於唐,唐人谓之大尺。由唐至今用之,名曰今尺,又名营造尺。”鲁迅《而已集·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用密达尺来量,是不对的,但也不能用什么汉朝的虑傂尺或清朝的营造尺,因为他又已经是现今的人。”
网络解释营造尺营造尺是营造工程中所用的尺子。
综合释义唐以来历代营造工程中所用的尺子。也称“部尺”。一营造尺合0.32米。《金史·食货志二》:“量田以营造尺。五尺为步;阔一步,长二百四十步为亩;百亩为顷。”《续文献通考·乐考八》:“商尺者,即今木匠所用曲尺。盖自鲁般传至於唐,唐人谓之大尺。由唐至今用之,名曰今尺,又名营造尺。”鲁迅《而已集·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用密达尺来量,是不对的,但也不能用什么汉朝的虑傂尺或清朝的营造尺,因为他又已经是现今的人。”营造尺[yíngzàochǐ]木匠所用的曲尺。纵长横短,形似直角三角形的勾股两边,上刻有分寸,用来量度相邻平面是否垂直或量画直角。也称为「鲁般尺」。
国语辞典木匠所用的曲尺。纵长横短,形似直角三角形的勾股两边,上刻有分寸,用来量度相邻平面是否垂直或量画直角。
辞典修订版木匠所用的曲尺。纵长横短,形似直角三角形的勾股两边,上刻有分寸,用来量度相邻平面是否垂直或量画直角。也称为「鲁般尺」。
其他释义1.唐以来历代营造工程中所用的尺子。也称'部尺'。一营造尺合0.32米。
1.周代以八尺为步,秦代以六尺为步,旧制以营造尺五尺为步。
2.按照营造尺测定,五尺为一步,两步为一丈。
3.瞧脚更不能,我也告诉你们,拿营造尺量,不够三寸。
4.最早的京胡担子,全长只有一尺四寸五分,琴筒内膛直径为一寸三分。
5.商尺,传说为商朝的尺,唐以后历代为工部用的营造尺,也称部尺,俗名叫鲁班尺,也叫大尺。
6.周代以八尺为步,秦代以六尺为步,旧制以营造尺五尺为步,所以“一步”究竟有多长呢?就算同一时代使用同一形象语言,也有语义含混的问题。
读音:yíng
[yíng]
(1)(动)谋求:~生|~救|~利。
(2)(名)经营:~建|~造|~业|~国|公私合~。
(3)(名)军队驻扎的地方:~盘|~帐|~安|~兵|~军|~露|~宿|~扎|~阵|集中~|步步为~。
(4)(名)军队的编制单位;隶属于团;下辖几个连:~长。
读音:zào
[zào]
(1)(动)做;制作:创~|建~|~纸。
(2)(动)假编;捏造:~谣。
(3)(名)指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专用于诉讼的两方:两~|甲~。
(4)(量)〈方〉农作物的收成或收成的次数:早~|一年三~。
(5)(动)前往;到:~访|登峰~极。
(6)(动)成就:~诣|深~。
(7)(动)培养:可~之才。
读音:chǐ,chě
[chǐ]
[ chǐ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
2. 量长度的器具:竹尺。
3. 像尺的东西:铁尺。仿尺。戒尺。
4. 形容微少或短小:尺布。咫尺天涯。
[ chě ]1.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