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本
【拼音】:tàn běn
【注音】:ㄊㄢˋㄅㄣˇ
【结构】:探(左右结构)本(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1.探求根本。探本[tànběn]⒈探求根本。
引证解释⒈探求根本。引明徐渭《季先生入祠祭文》:“先生之於学,探本极源,既急於其大矣!”清薛福成《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其他养蚕繅丝之法,植茶焙叶之方,鍊铁开煤之学,一一讲求整顿,岂非利用厚生之政,探本握要之图乎?”俞天白《危栏》:“她几乎对什么都要探本求源,而且都是《十万个为什么》所没有收录的。”
网络解释探本探本意为探求根本,是古代词语。
网友释义探本,读音tànběn,汉语词语,指探求根本。
汉语大词典探求根本。明徐渭《季先生入祠祭文》:“先生之于学,探本极源,既急于其大矣!”清薛福成《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其他养蚕缫丝之法,植茶焙叶之方,鍊铁开煤之学,一一讲求整顿,岂非利用厚生之政,探本握要之图乎?”俞天白《危栏》:“她几乎对什么都要探本求源,而且都是《十万个为什么》所没有收录的。”
1.《中国帝王龙脉探索》以历史地理为经纬,探本溯源,梳理了帝王家族的人脉渊源,挖掘了其发祥地的地脉星相,捕捉了这些家族在朝代更迭上的历史暗号。
2.不要经常去试探你的伴侣,更不要以分手做为威胁,试探本身就是一种不信任,当你经常给他这种心理暗示,他的潜意识就会做好分手的打算。
3.探本穷源,皆来自“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积弊。
4.‘漕船卫官需索旗丁日益增多,沿途委员及漕运衙门、仓场花户皆有费,欲减旗丁帮费,宜探本穷源。
5.探本溯源,对症下药,要最大限度的杜绝食品安全问题,还消费信心与安全感于民,就需要采取“监管、自律两手抓”且“两手都要硬”做法。
6.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政府要第一时间快速行动,探本溯源,对症下药,对事故进行妥善处理,将事故对群众的伤害和影响降到最低。
7.但几乎所有的法术最终的本源想通,所以多修行几种法术对探本溯源很有脾益。
8.探本穷源寻造化,出言发语见天真。
9.旨在为孙姓同宗提供一个聚会、研讨、联谊的交流平台;通过举办系列寻祖、祭祖,研讨会等活动,帮助宗亲探本溯源、睦亲正宗等。
10.“太史公著本纪,不能溯阳里始基;李斐知溯隋魏矣,不能溯隋魏以上;司马贞知溯刘累矣,不能溯刘累以上;惟罗长源探本穷源,知出帝尧。
读音:tàn
[tàn]
(1)(动)试图发现(隐藏的事物或情况)
(2)(动)做侦察工作的人:~子。
(3)(动)看望:~望|~病。
(4)(动)向前伸出头或上体:~头~脑|~身。
(5)(动)〈方〉过问:~询|~讨。
读音:běn
[běn]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