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政策
【拼音】:è zhì zhèng cè
【注音】:ㄜˋㄓˋㄓㄥˋㄘㄜˋ
词语解释以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来阻止敌对国家发展的外交政策。由美国外交官乔治·凯南在1946-1947年间提出,主张用这种政策来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遏制政策[èzhìzhèngcè]⒈以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来阻止敌对国家发展的外交政策。由美国外交官乔治·凯南在1946-1947年间提出,主张用这种政策来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
基础解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的一种外交政策。由美国职业外交官、前美驻苏大使乔治·凯南年提出。
网络解释遏制政策遏制政策(PolicyofContainment),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的一种外交政策。由美国职业外交官、前美驻苏大使乔治·凯南1946年提出。主张加强美国同西欧等国的关系,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特别是局部性的武装干涉和持续的政治冷战来遏制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影响。
1.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是逐步构建对华遏制政策的架构,同时又坚决否认它在推行这种政策。
2.据新华社华盛顿6月9日电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9日在《国际先驱论坛报》发表文章指出,对中国实行遏制政策是不明智的。
3.据新华社莫斯科6月30日电(记者岳连国)俄罗斯常驻北约代表格鲁什科6月30日表示,北约已经摒弃对俄伙伴关系,转而对俄实行遏制政策。
4.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6月9日在《国际先驱论坛报》发表文章指出,对中国实行遏制政策是不明智的。
5.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9日在《国际先驱论坛报》发表文章指出,对中国实行遏制政策是不明智的。
6.据新华社莫斯科6月30日电(记者岳连国)俄罗斯常驻北约代表格鲁什科6月30日表示,北约已经摒弃对俄伙伴关系,转而对俄实行遏制政策。(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
7.据新华社华盛顿6月9日电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9日在《国际先驱论坛报》发表文章指出,对中国实行遏制政策是不明智的。(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
读音:è
[è]
(动)阻止;抑制:~止。
读音:zhì
[zhì]
(1)(动)制造:~版|~币|~表|~革|~件|~冷|~品|~钱|~糖|~图|~药。
(2)(动)拟定;规定:~定|因地~宜。
(3)(动)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伏|管~。
(4)(名)制度:法~|所有~。
读音:zhèng
[zhèng]
1. 治理国家事务: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
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政。邮政。民政。
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政。
4. 姓。
读音:cè
[cè]
(1)(名)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
(2)(名)古代考试文件;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应试者对答:对~|~问。
(3)(名)我国曾经用过的计算工具;跟‘筹’相似。参看‘筹’。
(4)(名)计谋;办法:上~|献~。
(5)(名)姓。
(6)(名)古代赶马用的棍子。
(7)(动)用策赶马:鞭~|~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