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青白
【拼音】:bù fēn qīng bái
【注音】:ㄅㄨˋㄈㄣㄑ一ㄥㄅㄟˊ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见“不分皂白”。不分青白[bùfēnqīngbéi]⒈见“不分皂白”。
基础解释见“[[不分皂白]]”。
引证解释⒈见“不分皂白”。⒈见“不分皂白”。成语解释不分青白
综合释义指不分黑白,不辨是非。我是拥护斗地主,拥护分土地的,可就怕有些年轻小子~,不是地主也斗。◎陈残云《山谷风烟》第十七章不分青白[bùfēnqīngbái]
汉语大词典见“不分皂白”。《汉语大词典》:不分皂白 拼音:bùfēnzàobái《诗·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后以“不分皂白”谓不分黑白,不辨是非。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岂辨个是和非,不分个皂白,南邻北里成灰。”亦作“不分青白”。陈残云《山谷风烟》第十七章:“我是拥护斗地主,拥护分土地的,可就怕有些年轻小子不分青白,不是地主也斗。”
其他释义指不分黑白,不辨是非。
1.犟眼子,你别不分青白好歹,金叶杀鬼子压根就没错,要不你把她杀了。
2.‘’你们说话怎么不分青白,也不讲道理,她们四位二个是我亲戚,另外二个是我的朋友,你们怎么好说我多管闲事,今晚的事我管定了。
3.曹操不分青白,纵容士卒烧杀抢掠,所犯罪行,令人发指,吾曾对天发下宏愿,谁能击退曹操,就我徐州百姓,吾便将徐州让与他。
4.还不分青白的抓人!“到后面程羽几乎是指着所有警察的鼻子吼出来了,沙哑的声音带着程羽泪痕的双眼,众人的鼻子都有些发酸;“你…”。
5.好吧,真挫,血灵老头怎么可能是那种不分青白,老牛吃嫩草的那种人呢!“叩叩叩。
6.地啊,你你不分青白何为地,天啊你错堪贤愚枉为天。
7.更有甚者将其因为房术之中,因此世人所见所觉,也就不分青白的一同视之了,实在让人可惜可叹。
8.‘’你们说话怎么不分青白,也不讲道理,她们四位二个是我亲戚,另外二个是我的朋友,你们怎么好说我多管闲事,今晚的事我管定了。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8887/造句
9.我是拥护斗地主,拥护分土地的,可就怕有些年轻小子不分青白,不是地主也斗。◎陈残云《山谷风烟》第十七章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fēn,fèn
[fēn]
[ fēn ]1.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 )。
4.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5. 辨别:区分。分析。
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
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 fèn ]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
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
3. 料想:“自分已死久矣”。
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读音:qīng
[qīng]
(1)(形)蓝色或绿色:~天|~苔。
(2)(形)黑色。
(3)(名)青草或没有成熟的庄稼。
(4)(形)比喻年轻:~年。
(5)姓。
读音:bái
[bái]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