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黄对白
【拼音】:chōu huáng duì bái
【注音】:ㄔㄡㄏㄨㄤˊㄉㄨㄟˋㄅㄞˊ
【词性】:成语。
【简体】:抽黄对白
【繁体】:抽黃對白
词语解释谓只求对仗工稳。抽黄对白[chōuhuángduìbái]⒈谓只求对仗工稳。
引证解释⒈谓只求对仗工稳。引唐柳宗元《乞巧文》:“眩耀为文,琐碎排偶,抽黄对白,啽哢飞走。”宋孙奕《履斋示儿编·经说·诗章句对偶》:“如‘诲尔谆谆,听我藐藐’……之句,无一句非的对,则世之駢四儷六,抽黄对白者,得非又发端於是与?”元刘壎《隐居通议·骈俪二》:“次山览之,嘉叹曰:‘此乃以散文为四六者,正是片段议论,非若世俗抽黄对白而血脉不贯者也。’”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唐竹庄》:“笔力沉雄,直接汉魏,非抽黄对白家所能道也。”
综合释义用“黄”对仗“白”。指只求对仗工稳。笔力沉雄,直接汉魏,非~家所能道也。◎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唐竹庄》抽黄对白[chōuhuángduìbái]修订本参考资料:形容骈文工巧华丽。唐˙柳宗元˙乞巧文:眩耀为文,琐碎排偶;抽黄对白,唵哢飞走。
网友释义词目抽黄对白发音chōuhuángduìbái释义用“黄”对仗“白”。指只求对仗工稳。亦形容骈偶文字的工巧。出处唐·柳宗元《乞巧文》:“眩耀为文,琐碎排偶;抽黄对白,啽咔飞走。”
汉语大词典谓只求对仗工稳。唐柳宗元《乞巧文》:“眩耀为文,琐碎排偶,抽黄对白,啽哢飞走。”宋孙奕《履斋示儿编·经说·诗章句对偶》:“如‘诲尔谆谆,听我藐藐’……之句,无一句非的对,则世之骈四俪六,抽黄对白者,得非又发端于是与?”元刘埙《隐居通议·骈俪二》:“次山览之,嘉叹曰:‘此乃以散文为四六者,正是片段议论,非若世俗抽黄对白而血脉不贯者也。’”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唐竹庄》:“笔力沉雄,直接汉魏,非抽黄对白家所能道也。”
国语辞典形容骈文工巧华丽。抽黄对白[chōuhuángduìbái]⒈形容骈文工巧华丽。引唐·柳宗元〈乞巧文〉:「眩耀为文,琐碎排偶;抽黄对白,唵哢飞走。」成语解释抽黄对白
辞典修订版形容骈文工巧华丽。唐.柳宗元〈乞巧文〉:「眩耀为文,琐碎排偶;抽黄对白,唵哢飞走。」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形容骈文工巧华丽。唐˙柳宗元˙乞巧文:眩耀为文,琐碎排偶;抽黄对白,唵哢飞走。
出处唐·柳宗元《乞巧文》:“眩耀为文,琐碎排偶,抽黄对白,啽哢飞走。”
其他释义用“黄”对仗“白”。指只求对仗工稳。
1.所作皆华实相扶,情文兼至,抽黄对白之中,灏气舒卷,变化自如”。
2.这段文章抽黄对白、璧俪珠联,大半从唐后的古典名文中剽窃而来,语言清丽,辞旨深沉,借题发挥身世之感,倒也能赚人热泪。
3.三十以后,以文章与天下相驰骤,抽黄对白,恒彻夜构思。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抽黄对白造句
4.笔力沉雄,直接汉魏,非抽黄对白家所能道也。◎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唐竹庄》
读音:chōu
[chōu]
(1)(动)拔出;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
(2)(动)从全部里取出一部分:~查(从中取一部分检查)|~肥补瘦。
(3)(动)(某些植物体)长出:~芽|谷子~穗。
(4)(动)吸:~烟|~水。
(5)(动)收缩:这种布一洗就~。
(6)(动)打(多指用条状物):~陀螺|用鞭子~牲口。
读音:huáng
[huáng]
(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
(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
(3)(Huánɡ)姓。
(4)(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
读音:duì
[duì]
(1)(名)对子:喜~。
(2)(动)回答:~答如流。
(3)(动)向着、朝着:枪口~着敌人。
(4)(动)对待:~事不~人。
(5)(动)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个火儿。
(6)(动)照着样检查:校~。
(7)(动)调整使合于一定标准:~时间。
(8)(动)搀和(多指液体):汤里~点水。
(9)(动)平均分成两份:~半儿。
(10)(形)对面的;敌对的:~手。
(11)(形)正确、正常、适合:这话很~。
(12)(量)双:一~杯子。
(13)(介)朝、向;用法跟“对于”差不多:~困难不能屈服。
读音:bái
[bái]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