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酉时
【拼音】:yǐ yǒu shí
【结构】:乙(独体结构)酉(独体结构)时(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就是日干的时辰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乙庚日干的时辰为丙子、丁丑、戊寅、……乙酉……;丙辛日干的时辰为戊子、己丑、庚寅……;丁壬日干的时辰为壬子、癸丑、甲寅……。
网友释义乙酉时为干支纪时,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其十二时辰与现在24小时的对应关系,酉时为17~19点。从甲子日开始,这一天的时辰干支依次为甲子、乙丑、丙寅、……,乙丑日为丙子、丁丑、戊寅、……乙酉……按六十甲子一直循环下去。根据其固有的规律,为此古人也总结了一首五鼠遁日起时法口诀如下: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意思就是日干的时辰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乙庚日干的时辰为丙子、丁丑、戊寅、……乙酉……;丙辛日干的时辰为戊子、己丑、庚寅……;丁壬日干的时辰为壬子、癸丑、甲寅……。也就是说只有在乙日或庚日才有乙酉时。
读音:yǐ
[yǐ]
(1)(名)天干的第二位。参看(干支)。
(2)(名)姓。
(3)(名)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简谱的‘7’。参看〔工尺〕。
(4)(名)画‘乙’字形状的记号;从前读书写字时常常用到;例如读书读到一个地方暂时停止;在上面画个“乙”形的记号;或是写字有颠倒、遗漏;用曲折的线勾过来或把补写的字勾进去;都叫做“乙”。
读音:yǒu
[yǒu]
(名)地支的第十位。参看〔干支〕。
读音:shí
[shí]
1.时间(对空间而言):~空观念。
2.时代;时候:古~。唐~。战~。
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规定的时间:按~上班。过~作废。
5.季节:四~如春。
6.现在的;当时的:~事。~兴。
7.时俗;时尚:入~。
8.副词。时常:~~。~有错误。
9.有时候:~阴~晴。
10.时机:不误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