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后路
【拼音】:chāo hòu lù
【结构】:抄(左右结构)后(半包围结构)路(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绕到背后袭击。
基础解释留后路liúhòulù比喻办事时为防失败而预留退路
1.海盗开前门要赎金民兵抄后路抢赃物。
2.逃入港口既不能守卫内海,又不能保全实力;而无能的陆军任敌人包抄后路,把“固若金汤”的旅顺及威海两大港口拱手让人,使辽东、华北门户洞开。
3.陈规解释“暗门”为“突门”,就是平时门外覆以假砖,战时突然开门迅速出兵侧击攻城敌军,或包抄后路。
4.因随时有被日本侵略军包抄后路,形成前后夹击的危险,驻冷口中国守军被迫撤退,冷口陷落。
5.军事上万里长城可阻敌之机动以免被包抄后路。
6.见“戴营”撤退,为避免被抄后路,李延禄才下令补充团按预定路线及时撤退。
7.不怕雨,不怕风;抄后路,出奇兵;今天攻下来一个村,明天夺回来一座城。
8.其中一个是一定要派重兵,坚守娘子关和九龙关、旧关,要守好这几个口子,以防敌人抄后路。
9.德拉甘决定避开正面突击,采用迂回战术,抄后路攻占车站大楼。
10.我们布控是布控在我们这个地方,是面对国境线去布控,我们不可能抄后路抄到国境线这个地方去控制的。
读音:chāo
[chāo]
(1)(动)誊书:~书|~文件|~稿子。
(2)(动)照着别人的作品、作业等写下来当做自己的。
(3)(动)搜查并没收:查~。
(4)(动)从侧面或较近的小路过去:~近道走。
(5)(动)两手在胸前相互地插在袖筒里:~着手。
(6)同“绰”(chāo)。
读音:hòu
[hòu]
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门。村前村~。
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天。日~。~辈。先来~到。
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排。~十五名。
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
5.君主的妻子:皇~。~妃。
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
7.姓。
读音:lù
[lù]
(1)(名)道路:陆~|水~|大~|同~。
(2)(名)路程:~很远|八千里~。
(3)(名)(~儿)途径;门路:生~|活~儿。
(4)(名)条理:理~|思~|笔~。
(5)(名)地区;方面:南~货|外~人。
(6)(名)路线:三~进军|七~公共汽车。
(7)(名)种类;等次:这一~人|哪一~病。
(8)(名)(L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