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立
【拼音】:guò lì
【注音】:ㄍㄨㄛˋㄌ一ˋ
【结构】:过(半包围结构)立(独体)
【繁体】:過立
词语解释超过而立之年。过立[guòlì]⒈超过而立之年。
引证解释⒈超过而立之年。引晋陶潜《祭从弟敬远文》:“年甫过立,奄与世辞。”《梁书·武帝纪上》:“且闻中间立格,甲族以二十登仕,后门以过立试吏,求之愚怀,抑有未达。”
网络解释过立过立,读音为guòlìㄍㄨㄛˋㄌㄧ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超过而立之年。
汉语大词典超过而立之年。晋陶潜《祭从弟敬远文》:“年甫过立,奄与世辞。”《梁书·武帝纪上》:“且闻中间立格,甲族以二十登仕,后门以过立试吏,求之愚怀,抑有未达。”
其他释义1.超过而立之年。
1.研究和制定深化政府架构改革的方案,进一步科学梳理、明确界定各级政府间和政府部门间的职权责,并通过立法方式固定。
2.不仅如此,他们还通过立报馆、办学堂、兴学会等方式把教育救国从理论转变为实践。
3.如果通过立法增强某个人的担保能力,或使某个人能够更容易的获得其他人提供的担保,那么,他就可以便利的获得资金,即便是白手起家,也可以假他人之资,谋求自身的。
4.通过“立标”“达标”活动的开展,强化集体备课制度,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意识。
5.否。通过立法,建立战争纪念博物馆,里头看不出任何关于日本在战争期间占领或殖民其他国家的暴行的蛛丝马迹。
6.政府也开始意识到家庭暴力问题的严重,通过立法的方式对施暴者严厉制裁,从而维护受害妇女的合法权益。
7.儒家学说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君子”通过立功、立德来超越死亡,他的人格特征往往被统治阶级所利用,但对世人具有永恒的激励和警策作用。
8.及时启动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修改程序,明确禁止公立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家教,通过立法促进和保障公立中小学教育资源均衡分配,全面推进教育改革。
9.炸弹轰炸时的混乱和恐慌场景通过立体主义的手法展现出来。
10.另外,通过立法,三清山正把山上的床位迁下来,在山下建宾馆。
读音:guò,guo,guō
[guò]
[ guò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过江。过账。过程。过渡。过从(交往)。经过。
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过秤。过磅。过目。
3. 超出:过于。过度(dù)。过甚。过奖(谦辞)。过量(liàng)。过剩。过犹不及。
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过电影。
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过一过。
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过儿。
7. 错误:过错。记过。
[ guo ]1.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过。用过。
2. 用在动词后,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拿过来。走过去。
[ guō ]1. 姓。
读音:lì
[lì]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
(2)(形)直立的。
(3)(动)建立;制定。
(4)(动)指君主即位。
(5)(动)存在;生存。
(6)(副)立刻。
(7)(L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