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锋一试
【拼音】:jí fēng yī shì
词语解释《史记.高祖本纪》:'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谓乘军中士气旺盛之时用之。后以'及锋而试'比喻趁人有为之时加以任用。喻乘可行之机而行事。
基础解释《史记.高祖本纪》:/'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谓乘军中士气旺盛之时用之。后以/'及锋而试/'比喻趁人有为之时加以任用。喻乘可行之机而行事。
网友释义及锋一试是汉语词汇,及:趁着;锋:锋利。趁锋利的时候用它。比喻乘可行之机而行事。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然科名是读书人的第二生命,一听见了开考的消息,不管多垒四部,总想及锋一试,雯青也是其中的一个。”
1.久闻昆仑双剑之名,恕南某狂妄,斗胆求及锋一试,武人得闻上乘剑道武学,即以身相殉,亦不恤矣。
2.再者,引深纪检监察工作,亟需编织群众监督之网,也不妨从忻州做起,仿而效之,及锋一试。(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399988/及锋一试造句)
3.再者,引深纪检监察工作,亟需编织群众监督之网,也不妨从忻州做起,仿而效之,及锋一试。(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
4.再者,引深纪检监察工作,亟需编织群众监督之网,也不妨从忻州做起,仿而效之,及锋一试。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
读音:jí
[jí]
1. 从后头跟上:来得及。赶不及。
2. 达到:及格。及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及。过犹不及。
3. 趁着,乘:及时。及早。及锋而试。
4. 连词,和,跟:阳光、空气及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及。
读音:fēng
[fēng]
(1)(名)(刀、剑等)锐利或尖端的部分:词~。
(2)(名)在前列带头的(多指军队):冲~陷阵。
读音:yī
[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shì
[shì]
(1)(动)试验;尝试:~行|~制。
(2)(名)考试:~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