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早贪黑
【拼音】:qǐ zǎo tān hēi
【注音】:ㄑ一ˇㄗㄠˇㄊㄢㄏㄟ
【词性】:形容词、成语。
【简体】:起早贪黑
【繁体】:起早貪黑
词语解释起早贪黑qǐzǎo-tānhēi。(1)早起晚睡,形容终日勤勉辛苦。起早贪黑[qǐzǎotānhēi]⒈早起晚睡,形容终日勤勉辛苦。英earlytoriseandlatetobed;
基础解释起得早,睡得晚。形容人的辛苦、勤劳:他~,翻土拉肥。
引证解释⒈起得早,睡得睌。形容人的辛苦、勤劳。引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咱们命苦的人,起早贪黑,翻土拉块,吃柳树叶子。”李德复《典型报告》:“这样起早贪黑地一共干了九天九夜。”亦作“起早摸黑”。《中国歌谣资料·送军粮》:“天还没有亮,起早摸黑赶着上前方。”
国语辞典起得早,睡得晚。形容人工作勤奋,如:「农夫们起早贪黑的下田耕种。」起早贪黑[qǐzǎotānhēi]⒈起得早,睡得晚。形容人工作勤奋。例如:「农夫们起早贪黑的下田耕种。」成语解释起早贪黑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九:“‘头年给你干一整年活,冲风冒雨,起早贪黑的。’郭全海说,气急眼了。”
其他释义起得早,睡得晚。形容辛勤劳动。
1.你是天堂里美丽的使者,下凡来到了我的身旁,一心为家起早贪黑,一直为我默默付出,逝去了青春,消退了容颜,却依然笑靥如花。三八节到了,亲爱的老婆,你辛苦了!
2.那辆二八大个自行车曾是自己上中学时的交通工具,那时实行了学校合并,上学的距离远了大约三十多里地,每天起早贪黑的上学,俗称“两摸黑”。
3.男人啊,年轻时闯事业追美眉四处漂泊,中年时为父母为妻儿起早贪黑,老年时为儿孙为老伴燃尽余辉。终于有个属于咱哥们自己的节了,放下烦恼,放下负担,痛快一天,男人节快乐!
4.最悲惨的就是这样中小世家,他们大多是手艺人,做着各种各样的小生意,在太平盛世里,起早贪黑,辛苦半生,总算攒下了一份家业,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5.作为一个做了大半辈子买卖的生意人,尽管他也曾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但毕竟最终获得了成功,自然懂得“无商不奸”。
6.一个尝试过错的人生岂但比起早贪黑的人生更光荣,并且更有意思。
7.和尚们起早贪黑,一个个挑起水桶,穿着粗布衣开始干活,文僧们起床后,刷牙洗脸更衣念经,武僧们热身运动,为着一天的运动做准备。
8.值得关注和庆幸的是,今年以来,不少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商在放号时开始变招,力图解决认购者起早贪黑、风餐露宿之苦。
9.如果一个国家穷得只剩下房子,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起早贪黑地操劳就是为了拥有一套房子,如果一个国家穷途末路到只有靠掠夺性十足的房地产才能维持增长,支撑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能够持续的能力在哪里?民众失去的归宿感又将在何时才能找回?
10.芒种时节最繁忙,收获播种都紧张。起早贪黑无日夜,麦入仓来田插秧。身体劳累汗水淌,心里开心笑容漾。又是一年好收成,风调雨顺富家邦。祝你芒种快乐,收获满筐!
读音:qǐ
[qǐ]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起床。起立。起居。起夜。
2. 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运。起跑。
3. 开始: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
4. 拔出,取出:起锚。起获。
5. 领取(凭证):起护照。
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起伏。起劲。起色。
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
8. 长出:起痱子。
9. 拟定:起草。
10. 建造,建立:起房子。白手起家。
11. 群,组,批:一起(一块儿)。
12. 量词,指件,宗:一起案件。
13. 自,从:起小儿就淘气。
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起。掀起。兴(
)起。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起来。
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起。经得起检验。
读音:zǎo
[zǎo]
(1)(名)早晨。
(2)(副)很久以前。
(3)(副)先前(表示离现在已有一段距离):我的话~说完了。
(4)(副)比一定的时间靠前。
(5)(名)问候的话;用于早晨见面时互相招呼:您~!
读音:tān
[tān]
(1)(动)爱财;后多指贪污
(2)(动)对某种事物欲望老不满足;求多:~多|~心。
(3)(动)片面追求;贪图:~脏|~天之功。
读音:hēi
[hēi]
(1)(形)像煤或墨的颜色;是物体完全吸收日光或与日光相似的光线时所呈现的颜色(跟“白”相对)。
(2)(形)黑暗:天~了|屋子里很~。
(3)(形)秘密;不公开(多指违法的):~市|~话。
(4)(形)坏;狠毒:~心。
(5)(形)象征反动:~帮。
(6)(形)(Hēi)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