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节
【拼音】:gǔ jié
【注音】:ㄍㄨˇㄐ一ㄝˊ
【词性】:名词。
【结构】:骨(上下结构)节(上下结构)
【简体】:骨节
【繁体】:骨節
词语解释骨节gǔjié。(1)骨骼。(2)骨骼的一个节,相骨相接之处。骨节[gǔjié]⒈骨骼。英joint;⒉骨骼的一个节,相骨相接之处。英scleromere;
基础解释∶骨骼∶骨骼的一个节,相骨相接之处
引证解释⒈骨头;骨头的关节。引《国语·鲁语下》:“昔禹致羣神於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后汉书·郭玉传》:“骨节不彊,不能使药。”宋苏辙《晋论》:“譬如山林之人,生於草木之间,大风烈日之所咻,而霜雪饥饉之劳苦,其筋力骨节之所尝试者亦已至矣。”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八:“我起小长了大骨节,腿脚不好使。”⒉指人的品性气质。引清黄景仁《送温舍人汝适归广州》诗:“我昔献赋来田间,骨节疏顽性孤鯁。”⒊比喻诗文的骨力气势。引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下:“善製形状写物之词,得景阳之諔诡,含茂先之靡嫚,骨节强于谢混,驱迈疾于颜延。”
网络解释骨节骨节:骨头相接之处
综合释义骨头;骨头的关节。《国语·鲁语下》:“昔禹致羣神於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后汉书·郭玉传》:“骨节不彊,不能使药。”宋苏辙《晋论》:“譬如山林之人,生於草木之间,大风烈日之所咻,而霜雪饥饉之劳苦,其筋力骨节之所尝试者亦已至矣。”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八:“我起小长了大骨节,腿脚不好使。”指人的品性气质。清黄景仁《送温舍人汝适归广州》诗:“我昔献赋来田间,骨节疏顽性孤鯁。”比喻诗文的骨力气势。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下:“善製形状写物之词,得景阳之諔诡,含茂先之靡嫚,骨节强于谢混,驱迈疾于颜延。”
网友释义骨骼的一个节,骨头相接之处。
汉语大词典(1).骨头;骨头的关节。《国语·鲁语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后汉书·郭玉传》:“骨节不彊,不能使药。”宋苏辙《晋论》:“譬如山林之人,生于草木之间,大风烈日之所咻,而霜雪饥馑之劳苦,其筋力骨节之所尝试者亦已至矣。”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八:“我起小长了大骨节,腿脚不好使。”(2).指人的品性气质。清黄景仁《送温舍人汝适归广州》诗:“我昔献赋来田间,骨节疏顽性孤鲠。”(3).比喻诗文的骨力气势。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下:“善制形状写物之词,得景阳之諔诡,含茂先之靡嫚,骨节强于谢混,驱迈疾于颜延。”
国语辞典骨骼的关节部分。骨节[gǔjié]⒈骨骼的关节部分。
英语condyleKaschin-Beck diseasescleromere
法语articulation、jointure des os
其他释义骨头的关节。
近义词 关节
1.白皙且骨节分明,男生的手那样子最好看了。
2.辛辣味呛得我直翻白眼,牙根直发麻,手指骨节痒,想揍他一顿。
3.搬迁最多的人群就是居住在大骨节病和大脖子病多发地区的农牧民。
4.她的一双手很大,骨节突出,颜色发灰,手掌全是茧子,看上去像满是锈斑的铁耙。
5.雄鸡唱晓,从矮处冲出,全身骨节爆响,筋膜震动;斗鸡起舞,双拳挥舞,破空之声传来;卓立鸡群,不禁口中呐喊。
6.他极瘦,露在袖外的手骨节白得几近透明,手与腿都比一般人要长,拿着酒坛仰头狂饮时,就多了几许别人所模仿不来的大气与不羁。明明浑身湿透,却半点狼狈的样子都没有。
7.这里阴湿高寒,祖祖辈辈的农民喝着沟沟岔岔里流淌出来的水,长期缺碘,大骨节病、地甲病、克汀病犹如魔鬼般缠绕着村民。
8.患者时常感到骨节凉飕飕的,屈伸时疼痛加剧,中医称之为“寒痹”。
9.任何人都不应该再在骨节眼上挑毛病,一再把它形容为“变种独中",这种贬低中华独中的说法,教所有曾经参与和付出努力的华教人士和华团领袖情何以堪。
10.所为不辞劳怨,毅然独行者,良以强疆千里,四面滨海,防不胜防,铁路一成,则骨节灵通,首尾呼应。
读音:gǔ,gū
[gǔ]
[ gǔ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 gū ]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读音:jié,jiē
[jié]
[ jié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 礼度: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 姓。
[ jiē ]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