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伐克
【拼音】:sī luò
【词性】:名词、形容词。
词语解释斯洛伐克人数最多的民族。另有少数分布在美国和欧洲等地。约528万人(1985年)。讲斯洛伐克语。信天主教。主要从事工业和农业。⒈中欧内陆国。面积4.9万平方千米。人口535.84万(1995年)。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大部分为山地。多瑙河流经南部边境。温带大陆性气候。工业中重工业比重大。农业在经济中占较重要地位。
网友释义斯洛伐克共和国(斯洛伐克语:Slovenskárepublika;英语:TheSlovakRepublic),简称斯洛伐克,是欧洲中部的内陆国。东邻乌克兰,南接匈牙利,西连捷克、奥地利,北毗波兰。国土面积4.9万平方公里。属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1.8℃,年均降水量400毫米。斯洛伐克全国分为8个州,下设140个市、2890个村镇,首都为布拉迪斯拉发。截至2022年6月,斯洛伐克人口546万人。人口密度111人/平方公里。公元5~6世纪西斯拉夫人在此定居。833年成为大摩拉维亚公国的中心。906年公国灭亡后,沦为匈牙利王国的一部分。1526年开始被奥地利哈布斯堡王...
法语Slovaquie
其他释义中欧内陆国。面积4
1.您不可以身体抱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感受斯洛伐克人民的热情好客。
2.米勒雅可夫后来成了一家纺织公司的代表,该公司在捷克斯洛伐克设有办事处。
3.最近两场斯科特尔搭档希腊中后卫基里亚科斯出现在后防线上,斯洛伐克国脚承认派遣这对组合并不冒险,因为他们已经在训练中合作过。
4.如果说苏波战争好歹还能说成是波兰对于俄罗斯人历史恩怨的报复,那么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的掐架则暴露了当时波兰政府“野心大,心眼小”。
5.很快,厨房里乱哄哄的,有人说英语,有人说意大利语,还有人说斯洛伐克语和匈牙利语,还有法语、德语和阿拉伯语夹杂其中。
6.不过从斯洛伐克战术来看,他们过于依赖边路的突破以及中锋的身高,除了长传外进攻战术不多。
7.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就是在这里签定的,它不但导致捷克斯洛伐克被割让给了德国,而且还导致英国首相张伯伦被戴上了绥靖主义的帽子。
8.乌日哥罗德天然气管道从斯洛伐克向乌克兰反向供气。
9.除以上原因之外,西方人因为国家局势稳定,边界线清晰固定,一般都会忽略掌握多国语言是一种生存的需要。在乌克兰和斯洛伐克的边界地区,国界线就像汽车雨刷一样,来来去去地移动。
10.在斯洛伐克的英国少数民族可能不像匈牙利人那么多,但他们还是有自己的癖好,例如打板球。
读音:sī
[sī]
(1)(代)这;这个;这里。
(2)(副)乃;就。
读音:luò
[luò]
(1)(名)洛河;水名;发源于陕西;流入河南。
(2)(名)(Luò)姓。
读音:fá
[]
(1)(动)砍:~树。
(2)(动)攻打:讨~。
读音:kè
[]
(1)(动)攻破;攻下据点;战胜。
(2)(动)能:~勤~俭|不~分身。
(3)(动)克服;克制:~己|以柔~刚。
(4)(动)消化:~食。
(5)(动)严格限定(期限):~期动工|~日完成。也作“刻”。另见kēi。
(6)(量)公制重量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旧称公分。
(7)藏语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斤。也是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一克地约合一市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