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故犯
【拼音】:míng zhī gù fàn
【注音】:ㄇ一ㄥˊㄓㄍㄨˋㄈㄢˋ
【词性】:动词、成语。
【简体】:明知故犯
【繁体】:明知故犯
词语解释明知故犯míngzhī-gùfàn。(1)分明知错,却故意违犯,犹言知禁犯禁,知法犯法。明知故犯[míngzhīgùfàn]⒈分明知错,却故意违犯,犹言知禁犯禁,知法犯法。例孩儿想起来,人家尚且替我们那般发急,我们自己倒明知故犯。——《文明小史》英misconduct;breakthelawknowinglyandpurposely;
基础解释明明知道不对,却故意违犯。
引证解释⒈明明知道不对,还故意去做。引明李贽《与周友山书》:“然弟之改过实出本心,盖一向以贪佛之故,不自知其陷於左道,非明知故犯者比也。”清林则徐《会批义律禀》:“因此次尚在收缴之际,是以从宽驱逐,如将来再有他夷明知故犯,定照新例严办,不能再邀宽贷也。”浩然《艳阳天》第一一九章:“因为她当事者迷,一时还连不上许多事情;再加上她明知故犯的坏事也只是这一件了。”
综合释义明明知道不能做,却故意违犯。此物既与人无益,如何令尊伯伯却又栽这许多?岂非~么?◎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一回
网友释义出处于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问:‘一切含灵具有佛性,既有佛性,为甚么却撞入驴胎马腹?’师曰:‘知而故犯。’”指明明知道不能做,却故意违犯。
汉语大词典明明知道不对,还故意去做。明李贽《与周友山书》:“然弟之改过实出本心,盖一向以贪佛之故,不自知其陷于左道,非明知故犯者比也。”清林则徐《会批义律禀》:“因此次尚在收缴之际,是以从宽驱逐,如将来再有他夷明知故犯,定照新例严办,不能再邀宽贷也。”浩然《艳阳天》第一一九章:“因为她当事者迷,一时还连不上许多事情;再加上她明知故犯的坏事也只是这一件了。”
国语辞典明明知道是错的,却故意去违犯。明知故犯[míngzhīgùfàn]⒈明明知道是错的,却故意去违犯。引明·郑若庸《玉玦记·第二二出》:「正是明知故犯,也因业在其中。」《文明小史·第四〇回》:「人家尚且替我们那般发急,我们自己倒明知故犯。」近知法犯法英语deliberateviolation(idiom);intentionalcrime德语vorsätzlicherVerstoßgegenGesetzoderDisziplin;sichwissentlichgegenetw.vergehen成语解释明知故犯
辞典修订版明明知道是错的,却故意去违犯。明.郑若庸《玉玦记.第二二出》:「正是明知故犯,也因业在其中。」《文明小史.第四零回》:「人家尚且替我们那般发急,我们自己倒明知故犯。」
辞典简编版明明知道是错的,却故意去违犯。 【造句】他明知故犯,更不可原谅。
成语词典版01.明.郑若庸《玉玦记.第二二出》:「正是明知故犯,也因业在其中。」02.明.李贽《焚书.卷二.书答.与周友山书》:「然弟之改过实出本心,盖一向以贪佛之故,不自知其陷于左道,非明知故犯者比也。」03.清.李渔《闲情偶寄.卷三.词曲部.音律.恪守词韵》:「常见文人制曲,一折之中,定有一二出韵之字。非曰明知故犯,以偶得好句,不在韵中,而又不肯割爱,故勉强入之,以快一时之目者也。」04.《镜花缘.第六一回》:「此物既与人无益,为何令尊伯伯却又栽这许多?岂非明知故犯么?」05.清.林则徐〈会批义律禀〉:「因此次尚在收缴之际,是以从宽驱逐;如将来再有他夷明知故犯,定照新例严办,不能再邀宽贷也。」06.《文明小史.第四零回》:「人家尚且替我们那般发急,我们自己倒明知故犯。」07.《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正惟这一班明知故犯的忘八蛋,做了出来,才使得那一班无知之徒,跟着乱闹啊!」
出处《续传灯录》:“师曰:‘知而故犯’。”
法语enfreindre délibérément et volontairement
其他释义明明知道不能做,却故意违犯。
1.原来爱情就是明知故犯,不计前嫌。
2.你竟敢以身试法,制作盗版光盘出售,你这是明知故犯,罪上加罪。
3.星期叁,一个联邦法院正式对小詹姆斯?丰德伦提起刑事起诉,指控他明知故犯地阴谋将机密情报传递给一个外国特务。
4.星期三,一个联邦法院正式对小詹姆斯。丰德伦提起刑事起诉,指控他明知故犯地阴谋将机密情报传递给一个外国特务。
5.学校曾三令五申,强调纪律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保证,可有些同学不以为然,明知故犯,多次违犯学校的规章制度,严重地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6.或许,一项普遍实行的职业守则就是:新闻工作者绝不明知故犯地发表不实消息。
7.《条例》刚公布,你竟干出这样的事,不是明知故犯是什么?
8.首先考场规定不应该抄袭,而你违反考试规则,就是违规,还是明知故犯的类型。
9.老师已经再叁告诫他不要沉迷网咖,他却置若罔闻、明知故犯,真是令人生气。
10.老师已经再三告诫他不要沉迷网咖,他却置若罔闻、明知故犯,真是令人生气。
读音:míng
[míng]
1.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明代。
11. 姓。
读音:zhī,zhì
[zhī]
[ zhī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 zhì ]1. 古同“智”,智慧。
读音:gù
[gù]
(1)(名)事故:变~。
(2)(名)缘故;原因:无~缺勤|不知何~。
(3)故意;有意:~作镇静|明知~犯。
(4)(连)所以;因此:今日大雨倾盆;~未如期起程。
(5)(形)原来的;从前的;旧的:~址|~乡|黄河~道|依然~我。
(6)(名)朋友;友情:亲~|沾亲带~。
(7)(人)死亡;已经死亡的(人):病~|染病身~|父母早~|~友。
读音:fàn
[fàn]
(1)(动)违反;抵触:~法。
(2)(动)侵犯:击退来~敌人。
(3)(动)发作、发生:~病。
(4)(名)指犯罪的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