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印
【拼音】:gǎn yìn
【注音】:ㄍㄢˇ一ㄣˋ
【结构】:感(上下结构)印(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印象。感印[gǎnyìn]⒈印象。
引证解释⒈印象。引李大钊《“今”与“古”》:“或者航海及未知地的发现,与倍根以感印者,比与鲍丹者多。”鲁迅《集外集拾遗·哈谟生的几句话》:“但我回忆起看过的短篇小说来,却并没有看哈谟生作品那样的深的感印。”
网络解释感印感印是汉语词语,意思是印象。
汉语大词典印象。李大钊《“今”与“古”》:“或者航海及未知地的发现,与倍根以感印者,比与鲍丹者多。”鲁迅《集外集拾遗·哈谟生的几句话》:“但我回忆起看过的短篇小说来,却并没有看哈谟生作品那样的深的感印。”
其他释义1.印象。
1.总之,“方向”,目前就是多读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是有“时限”的,一般来说,青春期最敏感,印象最深,受用终身;错过这个时段,就永远错过了。王敦
2.该节目为90分钟,其中有动感印度民间舞蹈、现场音乐表演和说书。
3.厚浆印花:如嗜喱效果印花.立体感印花.
4.总之,“方向”,目前就是多读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是有“时限”的,一般来说,青春期最敏感,印象最深,受用终身;错过这个时段,就永远错过了。王敦[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165060/造句]
5.厚浆印花:如嗜喱效果印花.立体感印花.(https://www.chazidian.com/zj-165060/造句网)
6.厚浆印花:如嗜喱效果印花.立体感印花.(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
读音:gǎn
[gǎn]
1. 觉出:感触。感觉。感性。感知(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官。
2. 使在意识、情绪上起反应;因受刺激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感动。感想。反感。好感。情感。敏感。感染。感召。感慨。感喟。感叹。自豪感。感人肺腑。百感交集。
3. 对人家的好意表示谢意:感谢。感恩。感激。感愧。
读音:yìn
[yìn]
1.图章,戳记:印章。印玺。印记。印把子(亦喻政权)。
2.痕迹:手印。指印。印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印印钱”)。
3.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印刷。排印。印制。印发(fā)。
4.彼此符合:印证。心心相印。
5.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印象。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