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
【拼音】:huǒ guāng
【注音】:ㄏㄨㄛˇㄍㄨㄤ
【词性】:名词。
【结构】:火(独体结构)光(上下结构)
【简体】:火光
【繁体】:火光
词语解释火光huǒguāng。(1)火焰发出的光。(2)明亮而微微摇曳的火焰。火光[huǒguāng]⒈火焰发出的光。例火光冲天。英flame;firelight;⒉明亮而微微摇曳的火焰。英blaze;
引证解释⒈火的光芒。引《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宋书·五行志二》:“晋惠帝永兴元年,成都伐长沙,每夜戈戟锋有火光如县烛。”《老残游记》第二回:“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刘白羽《勇敢的人》:“望着前面一团一团血一样红的火光在闪耀。”
网络解释火光(石康军音乐专辑)19度的音域演唱实力,温柔的摇滚小巨人石康军Jones首张国语专辑“火光”。
汉语大词典火的光芒。《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宋书·五行志二》:“晋惠帝永兴元年,成都伐长沙,每夜戈戟锋有火光如县烛。”《老残游记》第二回:“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刘白羽《勇敢的人》:“望着前面一团一团血一样红的火光在闪耀。”
国语辞典火的亮光。火光[huǒguāng]⒈火的亮光。引《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英语flame,blaze德语Funke(S)法语flamme,brasier
辞典修订版火的亮光。《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也称为「火亮」。
辞典简编版火的亮光。 【造句】火灾现场的熊熊火光,令人怵目惊心。
法语éclat du feu、flamme
其他释义火发出的光:~冲天。
1.我们都记得那熊熊的火光、那最后一次表达爱情的诀别通话,那些临危不惧的救援人员的勇气。
2.诚信不但是一种自尊、自重、自爱,更是真实的自我、坦荡的自我、诚信的自我,这是一种光荣。正如古语所说:“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有了火光,才能照亮黑暗,有了诚信,才能立足天下。
3.太阳已落了,天空中有几颗明量亮的星星开始闪烁;刚升起的满月在天际撒下一片绯红的火光,一个巨大的火球在灰蒙蒙的暮霭中神奇的荡悠着。天色发亮。暮色浓了,可是夜还未降临。托尔斯泰。
4.当落日沉没……银灰色的暮露笼罩着草原的时候,你就会看见无数点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铜壶准备晚餐。……夜的草原是这么宁静而安详,只有漫流的溪水声引起你对这大自然的退思。
5.老师,我感谢您,您像火光温暖人心,细雨般轻柔的语言,渗透我的心扉,滋润我的心灵;老师,我感谢您,您就像大海,我们是一条小鱼她用细细的波涛为我们按摩,让我们在这知识的海洋里长大。
6.读了这些篇章,我们仿佛见到陆灏在枪声四起、硝烟弥漫、火光冲天的战争第一线,埋头伏案,奋笔疾书的身影。
7.煤油灯嵌在铁板墙上缓慢的燃烧着,昏暗的视野中,灯芯上一股青烟冉冉上升,豆大的火光映在李泰山眼中,照亮了他麻木的脸庞。
8.希望是黑暗中的火光,使人精神振作;希望使沙漠中的绿洲,使人心旷神怡。
9.只有在朦胧黯淡时才念及灯火光亮,只有在漫天飞雪时才怀念阳光温暖,只有在失去那笑容时才知道那是真情。然真爱已逝,如今只能在梦中相见。
10.寂静的夜,满天星斗,远方城市的灯火在无情闪烁,点燃的一根烟,也在这夜里忽明忽暗。飞蛾扑向这黯淡的火光,河流带着琐碎的记忆,向远方流淌。
读音:huǒ
[huǒ]
(1)(~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
(3)火气:上~|败~。
(4)形容红色:~红|~鸡。
(5)比喻紧急:~速|~急。
(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
(7)同“伙”。
(8)(Huǒ)姓。
读音:guāng
[guāng]
(1)(名)通常指照耀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等。可见光是波长7。7×10…5厘米到4×10…5厘米的电磁波。此外还包括看不见的红外光和紫外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每秒约三十万公里。因为光是电磁波的一种;所以也叫光波;在一般情况下光沿直线传播;所以也叫光线。参看〔红外线〕、〔紫外线〕。
(2)(名)景物:风~|春~明媚。
(3)(名)光彩;荣誉:为国增~。
(4)(名)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临|~顾。
(5)(动)光大:~前裕后。
(6)(形)明亮:~明|~泽。
(7)(形)光滑;光溜:磨~|这种纸很~。
(8)(副)一点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用~|把敌人消灭~。
(9)(动)(身体)露着:~膀子|~着头。
(10)(副)只;单:任务这么重;~靠你们两个人恐怕不行。
(11)(Guā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