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扞
【拼音】:bì gǎn
【结构】:蔽(上下结构)扞(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1.亦作'蔽捍'。2.屏障;屏藩。3.遮拦;护卫。蔽扞[bìgǎn]⒈亦作“蔽捍”。⒉屏障;屏藩。⒊遮拦;护卫。
引证解释⒈亦作“蔽捍”。⒉屏障;屏藩。引汉桓宽《盐铁论·地广》:“故边民百战而中国恬卧者,以边郡为蔽扞也。”《后汉书·西域传·车师》:“北匈奴呼衍王率兵侵后部,帝以车师六国接近北虏,为西域蔽扞,乃令敦煌太守发六国兵……救之。”⒊遮拦;护卫。引《诗·小雅·桑扈》“君子乐胥,万邦之屏”汉郑玄笺:“王者之德乐贤知在位,则能为天下蔽捍、四表患难矣。”《三国志·吴志·程普传》:“策尝攻祖郎,大为所围,普与一骑共蔽扞策。”《新唐书·忠义传上·常达》:“贵忿,举笏击其面,达不为慑,亦拔刀逐之,赵弘安为蔽捍,乃免。”
网络解释蔽扞蔽扞的释义是屏障;屏藩。出自《盐铁论·地广》
读音:bì
[bì]
(1)(动)遮盖:遮~|掩~|隐~。
(2)(动)概括:一言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