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
【拼音】:jiǎ wǔ
【结构】:甲(独体结构)午(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甲午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31个。前一位是癸巳,后一位是乙未。论阴阳五行,天干之甲属阳之木,地支之午属阳之火,是木生火相生。
英语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
网友释义甲午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31个。前一位是癸巳,后一位是乙未。论阴阳五行,天干之甲属阳之木,地支之午属阳之火,是木生火相生。甲为栋梁之木;午(马)属阳火,南方;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
1.甲午老骥,伏枥卸鞍,壮心未已,犹望关山。
2.中年时曾应吴大澄之邀北上参佐戎幕,却因甲午之战清政府一败涂地,使他报效国家的希望彻底破灭。
3.金一南北洋海军甲午惨败实属必然。
4.“我们不仅要纪念甲午战争,更要通过纪念甲午战争总结经验教训”,北洋水师“靖远舰”帮带刘冠雄的曾孙女刘景瑞说。
5.然而,甲午战争留下来的烂摊子还得需要“裱糊匠”去收拾。
6.但亦有类别之分,壬午为死桃花,甲午为活桃花,丙午为礼仪桃花,戊午为枯萎桃花,庚午为金钗桃花,因此一般以午为桃花之人对生活都比较负责。
7.强生发现在甲午之后,日本将其贱价轻工业品的生产,如低档的绵织品、火柴肥皂等日用品,蹩脚的儿童玩具等,皆转向在中国之口岸来生产。
8.清代有关捐纳的社会舆论在甲午战争前后空前活跃,且逐渐形成“三论”并存、“停”论为主流的宏观态势。
9.甲午战争后,这种为立宪派所拒绝的共和主义,被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所接受并传播开来。
10.财团法人国语作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及南开大学客座教授宫川俊彦,从对外关系领域分析甲午战争。
读音:jiǎ
[jiǎ]
(1)(名)天干的第一位。参看〔干支〕。
(2)(动)居第一位:~等|桂林山水~天下。
(3)(名)(Jiǎ)姓。
(4)(名)爬行动物和节肢动物身上的硬壳:龟~。
(5)(名)手指和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
(6)(名)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装~车。
(7)(名)旧时的一种户口编制;参看〔保甲〕。
读音:wǔ
[wǔ]
(1)(名)地支的第七位。参看〔干支〕。
(2)(名)白天十二点:~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