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
【拼音】:tāi ér
【注音】:ㄊㄞㄦˊ
【词性】:名词。
【结构】:胎(左右结构)儿(独体结构)
【简体】:胎儿
【繁体】:胎兒
词语解释胎儿tāi’ér。(1)母体内的幼体。胎儿[tāiér]⒈母体内的幼体。英foetus;embryo;
基础解释(名)母体内的幼体。
网络解释胎儿科普中国胎儿,是指妊娠8周以后的胎体。妊娠4~8周娩出的胎体为胚胎。胚胎期重要器官逐渐形成,在胎儿期各器官进一步发育成熟。胎儿在妊娠28周以前娩出的现象称为流产;孕28~37周前娩出的现象称为早产,孕37周至不满42足周娩出的现象称为足月产。妊娠全程共280天即40周。
汉语大词典母体内的幼体(通常指人的幼体,兽医学上也指家畜等的幼体)。茅盾《春蚕》二:“她第一次怀孕时胎儿在肚子里动,她也是那样半惊半喜的!”
国语辞典在母体中尚未出生的幼体,如:「妇女怀孕后,必须定期到医院检查,以确定胎儿是否一切正常。」胎儿[tāiér]⒈在母体中尚未出生的幼体。例如:「妇女怀孕后,必须定期到医院检查,以确定胎儿是否一切正常。」胎儿[tāir(变)tār]⒈器物的底托或骨干。如搪瓷胎儿。⒉胎产。例如:「她这是头胎儿呢!」
辞典修订版在母体中尚未出生的幼体,如:「妇女怀孕后,必须定期到医院检查,以确定胎儿是否一切正常。」[二]ㄊㄞㄦ tāir
辞典简编版在母体中尚未出生的幼体。 【造句】妇女怀孕后,必须定期到医院检查,以确定胎儿是否一切正常。
英语foetusabortionposition of the fetusfeticidefetusfetalantenatalbear down
法语fœtus、embryon
其他释义1.母体内的幼体(通常指人的幼体﹐兽医学上也指家畜等的幼体)。
1.创伤因素包括拔牙、摔跌、针灸等本身可干扰胚胎发育,在此基础上可并发感染而导致胎儿畸形;疾病与药物。
2.假如我们能够阻止这个过程,甚至逆转它,然后让镰状贫血病患者终其一生都采用胎儿血红蛋白,应可减弱疾病症状。
3.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4.科学家们同意在怀孕的后半期会自然地通过胎盘传输给胎儿,可能对视力和大脑发育有好处。
5.对于水,我们有本能的依恋。不必羞愧,对着水,我们是长不大的胎儿,我们需要安舒的羊水来包覆。
6.现在,你的小宝宝已经做好了迎接外面世界的准备,他褪落了大多数的胎毛和胎儿皮脂。
7.王太太给她的双胞胎儿子洗完澡,刚想上床。只见两个小家伙在床上哈哈大笑。你们笑什么,王太太问。老二说:你给哥哥洗了两次,可是还没有给我洗呢!
8.范玮琪老公陈建州在微博晒出一对双胞胎儿子萌照,戏称两兄弟造型是“文青风格”。
9.凤凰娱乐讯“炫耀娃狂魔”陈建州今日又在微博里晒出双胞胎儿子的近照,飞飞和翔翔穿着一红一蓝的衣服,十分可爱。
10.宋一国三胞胎儿子亮相妻子获赞。
读音:tāi
[tāi]
(1)(名)母体内的幼体;胚胎:幼~。
(2)(名)怀孕或生育的次数:头~|二~。
(3)(名)(胎儿)衬在衣服、被褥等的面子和里子之间的东西:棉花~。
(4)(名)(胎儿)某些器物的坯:泥~儿。
(5)(名)轮胎。〈外〉英语。
读音:ér
[ér]
(1)(名)小孩子:小~。
(2)(名)男孩子:~子。
(3)(名)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健~。
(4)(助)词尾:火~。
(5)(名)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6)(名)姓。同“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