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攻
【拼音】:huǒ gōng
【注音】:ㄏㄨㄛˇㄍㄨㄥ
【词性】:动词。
【结构】:火(独体结构)攻(左右结构)
【简体】:火攻
【繁体】:火攻
词语解释火攻huǒgōng。(1)用火烧法攻击敌军。火攻[huǒgōng]⒈用火烧法攻击敌军。英fireattack;
基础解释用火烧法攻击敌军
引证解释⒈用火攻击敌军的战术。引《孙子·火攻》:“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輜,四曰火库,五曰火队。”《三国志·吴志·黄盖传》:“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於赤壁,建策火攻。”《宋史·兵志九》:“宜倣古制造战船,以运转轻捷安稳为良。又习火攻,以焚敌舟。”清魏源《海国图志·筹海篇一》:“吾之所以御敌者不过二端:一曰礮击,二曰火攻。”⒉中医用热性药或灼艾治病的方法。引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痉湿暍病》:“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也。”宋陆游《久病灼艾后独卧有感》诗:“计出火攻伤老病,卧闻鳶堕叹蛮烟。”
网络解释火攻(《三国杀》卡牌)【火攻】是由游卡桌游推出的桌上游戏《三国杀》中的一种锦囊牌。
综合释义用火攻击敌军的战术。《孙子·火攻》:“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輜,四曰火库,五曰火队。”《三国志·吴志·黄盖传》:“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於赤壁,建策火攻。”《宋史·兵志九》:“宜倣古制造战船,以运转轻捷安稳为良。又习火攻,以焚敌舟。”清魏源《海国图志·筹海篇一》:“吾之所以御敌者不过二端:一曰礮击,二曰火攻。”中医用热性药或灼艾治病的方法。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痉湿暍病》:“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也。”宋陆游《久病灼艾后独卧有感》诗:“计出火攻伤老病,卧闻鳶堕叹蛮烟。”火攻[huǒgōng]用火攻击敌人。《三国志.卷五五.吴书.黄盖传》:“建安中,隋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宋史.卷一九五.兵志九》:“又习火功以焚敌舟。”
汉语大词典(1).用火攻击敌军的战术。《孙子·火攻》:“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三国志·吴志·黄盖传》:“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宋史·兵志九》:“宜仿古制造战船,以运转轻捷安稳为良。又习火攻,以焚敌舟。”清魏源《海国图志·筹海篇一》:“吾之所以御敌者不过二端:一曰炮击,二曰火攻。”(2).中医用热性药或灼艾治病的方法。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痉湿暍病》:“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也。”宋陆游《久病灼艾后独卧有感》诗:“计出火攻伤老病,卧闻鸢堕叹蛮烟。”
国语辞典用火攻击敌人。火攻[huǒgōng]⒈用火攻击敌人。引《三国志·卷五五·吴书·黄盖传》:「建安中,隋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宋史·卷一九五·兵志九》:「又习火功以焚敌舟。」
辞典修订版用火攻击敌人。《三国志.卷五五.吴书.黄盖传》:「建安中,隋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宋史.卷一九五.兵志九》:「又习火功以焚敌舟。」
法语attaquer par le feu
其他释义1.用火攻击敌军的战术。2.中医用热性药或灼艾治病的方法。
1.教案设计了一遍又一遍,总是觉得不够完善。于是在患得患失和急火攻心中,我的嗓子哑了。
2.当然我没有理由说他们不会殷忧启圣,就像赤壁鏖兵时曹营里会有谋士想到孙刘诈降火攻的计谋一样。
3.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
4.包括先以增兵减灶之计大败彭脱,后又与皇甫嵩一起,以火攻大破波才。
5.诸葛亮料事如神,巧借东风,在赤壁用火攻打败了曹军,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6.用人要知人善任,正人必先正己,言辞必须严正,火攻必须用得适宜。
7.李将军啊,你想一想吧!他们仓皇失措地弃掉新野,逃到这个阴森森的森林中扎营驻定,不是刚好能让我们用火攻之计烧了他们吗?
8.彼众我寡,不宜久持,何不用火攻之?
9.如今美人已经入了他的美人窝,可以任他享用了,仇秋欲火攻心,立即把强人夜侵的不快抛到了九宵云外,兴冲冲地奔向他的地下淫窟。
10.昨天上午,消防人员改采水路“火攻”策略,两名穿着捕蜂衣的消防人员,商借水利会胶筏逼近蜂窝,以火焰将它烧成灰烬,根除祸患。
读音:huǒ
[huǒ]
(1)(~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
(3)火气:上~|败~。
(4)形容红色:~红|~鸡。
(5)比喻紧急:~速|~急。
(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
(7)同“伙”。
(8)(Huǒ)姓。
读音:gōng
[gōng]
(1)(动)攻打(跟‘守’相对):围~|~城|~下敌人的桥头堡。
(2)(动)对别人的过失、错误进行指责或对别人的议论进行驳斥:群起而~之。
(3)(动)致力研究;学习:他是专~地质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