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花观
【拼音】:qióng huā guān
【注音】:ㄑㄩㄥˊㄏㄨㄚㄍㄨㄢ
【结构】:琼(左右结构)花(上下结构)观(左右结构)
【繁体】:瓊花觀
词语解释道观名。在江苏·扬州城。原为后土祠,后改为蕃厘观。相传唐代观内有琼花一株而得名。琼花观[qiónghuāguān]⒈道观名。在江苏·扬州城。原为后土祠,后改为蕃厘观。相传唐代观内有琼花一株而得名。
引证解释⒈道观名。在江苏扬州城。原为后土祠,后改为蕃厘观。相传唐代观内有琼花一株而得名。引元张宪《简窦彦南》诗:“二十四桥风月清,琼花观里坐吹笙。”明高启《逢李止冰道人》诗:“后土琼花观,仙人黄鹤楼。”《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屡次禁制,无法可处,又去扬州琼花观里请了一位法师来到。”
网络解释琼花观琼花观,旧称蕃釐观,宋徽宗赵佶赐金字匾额题为“蕃釐观”,后称“琼花观,是一处始建于汉代的中国传统建筑。位于江苏扬州文昌中路,是扬州市著名旅游景点之一。曾屡次修缮,今殿宇已圮,仅存琼花台,“蕃釐观”石匾,“玉钩洞天”井等遗迹。石额乃清代名士刘大观手书。
汉语大词典道观名。在江苏扬州城。原为后土祠,后改为蕃厘观。相传唐代观内有琼花一株而得名。元张宪《简窦彦南》诗:“二十四桥风月清,琼花观里坐吹笙。”明高启《逢李止冰道人》诗:“后土琼花观,仙人黄鹤楼。”《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屡次禁制,无法可处,又去扬州琼花观里请了一位法师来到。”
其他释义1.道观名。在江苏扬州城。原为后土祠,后改为蕃厘观。相传唐代观内有琼花一株而得名。
1.隋时炀帝在这里建楼,开了邗江直接汴京,作为游幸之地,观赏琼花观的仙葩,二十四桥的明月夜,临幸江南的美女,荒淫无度,终至身灭国亡而留下千古骂名。
读音:qióng
[qióng]
(1)(名)美玉;泛指精美的东西:~瑶|~楼玉宇|玉液~浆。
(2)(名)指琼崖(海南岛)或琼州(旧府名;在海南岛上;府治在今琼山县)。
读音:huā
[huā]
(1)(名)(~儿)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鲜~|红~|玫瑰~|杜鹃~|种~。
(2)(名)(~儿)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雪~儿|浪~儿|菜~儿|火~儿。
(3)(名)供观赏的烟火:烟~|礼~。
(4)(名)(~儿)痘:天~|种~儿|出~儿。
(5)(名)作战时受的伤:挂~儿。
(6)(名)复杂;不真实的:~招|~言巧语。
(7)(名)颜色错杂:~衣服|~白头发。
(8)(名)模糊不清:眼~。
(9)(名)指棉花:轧~。
(10)用花或花纹装饰的:~车|~坛|~砖|~池|~厅。
(11)比喻女子:姊妹~。
(12)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寻~问柳|~街柳巷|~边新闻。
(13)姓。
(14)(动)用;耗费:~费时间|~钱|~心思。
读音:guān,guàn
[guān]
[ guān ]1. 看,察看:观看。观止(赞叹所看到的事物极端完美,无以复加)。观风(a.暗中察看动静,以定行止;b.观察民间风俗习惯,生活状态)。观阵。观赏。观察。观感。参观。
2. 看到的景象或样子:观瞻(a.事物的外观、景象及其留给人们的印象;b.注视,瞻望)。大观。奇观。
3. 对事物的看法、认识:观点。观念。主观。客观。世界观。
[ guàn ]1. 道教的庙宇:白云观。紫阳观。
2. 古代宫门前的双阙。
3. 楼台:楼观。台观。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