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立宪
【拼音】:jūn zhǔ lì xiàn
【注音】:ㄐㄨㄣㄓㄨˇㄌ一ˋㄒ一ㄢˋ
【词性】:名词。
【简体】:君主立宪
【繁体】:君主立憲
词语解释以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可分为议会制与二元制两种。君主立宪[jūnzhǔlìxiàn]⒈以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可分为议会制与二元制两种。
引证解释⒈以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可分为议会制与二元制两种。引伧父《立宪运动之进行》:“清政府欲利用立宪説,以消弭其患,其采用君主立宪制之本意,尤以此为多。”
综合释义以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可分为议会制与二元制两种。伧父《立宪运动之进行》:“清政府欲利用立宪説,以消弭其患,其采用君主立宪制之本意,尤以此为多。”
汉语大词典以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可分为议会制与二元制两种。伧父《立宪运动之进行》:“清政府欲利用立宪说,以消弭其患,其采用君主立宪制之本意,尤以此为多。”
国语辞典以君主为国家元首,而实际政治由首相所领导的内阁主持的政治制度。如英国、日本等。君主立宪[jūnzhǔlìxiàn]⒈以君主为国家元首,而实际政治由首相所领导的内阁主持的政治制度。如英国、日本等。
其他释义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
1.随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加速了圈地运动,产生了大批无产者。
2.戊戍变法失败之后的梁启超也与康有为分道扬镖,逐渐放弃君主立宪,而改奉民。
3.如今的柬埔寨是君主立宪制国家,首都为金边。图为金边皇家宫殿外,多云的天空映衬出骑着大象的年轻人剪影。
4.诚然,这部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保证了国会权力,限制了王权,形成的权力结构沿用至今。
5.主张君主立宪的旧官僚谭延闿顺风转舵,响应起义,当上了湖南参议院院长,然后他策动兵变,杀害了焦达峰,自己则当上了湖南都督。
6.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7.如今很多史学家都认为他是位开明之士,当年他极力主张君主立宪,也曾向西太后谏言过,但西太后听后不悦,把他和恭王一起给轰下去了。
8.这场改革运动的中心任务,就是仿效日本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9.如今很多史学家都认为他是位开明之士,当年他极力主张君主立宪,也曾向西太后谏言过,但西太后听后不悦,把他和恭王一起轰下去了。
10.君主立宪是要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确立主权在民原则,人民是国家权力的最终来源。
读音:jūn
[jūn]
(1)(名)君主:国~。
(2)(名)〈书〉对人的尊称:张~|诸~。
读音:zhǔ
[zhǔ]
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
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
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
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
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
)。6. 预示:早霞主雨。
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
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
9. 姓。
读音:lì
[lì]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
(2)(形)直立的。
(3)(动)建立;制定。
(4)(动)指君主即位。
(5)(动)存在;生存。
(6)(副)立刻。
(7)(Lì)姓。
读音:xiàn
[xiàn]
(1)(名)〈书〉法令:~令。
(2)(名)宪法:~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