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抵
【拼音】:jué dǐ
词语解释⒈古代两人相抵较量气力的一种运动,类似现代摔交的一种技艺表演。英anancientwrestlingskill;角抵[juédǐ]⒈古代两人相抵较量气力的一种运动,类似现代摔交的一种技艺表演。英anancientwrestlingskill;
引证解释⒈我国古代体育活动项目之一。起源于战国,其称始于秦汉。晋以后亦称“争交”。类似现代的摔跤。引《汉书·刑法志》:“春秋之后,灭弱吞小,并为战国,稍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视。而秦更名角抵,先王之礼没於滛乐中矣。”《旧唐书·穆宗纪》:“丁亥,幸左神策军观角抵及杂戏,日昃而罢。”宋吴自牧《梦粱录·角抵》:“角抵者,相扑之异名也,又谓之‘争交’。”章炳麟《国故论衡·原学》:“次有围棋、柔道,其巧疑神,孰与木杠之窳、织成之拙、牛胾之嚛、象戏之鄙、角抵之钝。”⒉角牴:我国古代体育活动项目之一。参见“角抵”、“角觝”。引《资治通鉴·汉武帝元封三年》“角牴戏”胡三省注引三国魏文颖曰:“名此乐为角牴,两两相当,角力、角技艺射御,盖杂技乐也。”清昭槤《啸亭续录·善扑营》:“定制,选八旗勇士之精练者,为角牴之戏,名善扑营,凡大燕享皆呈其伎。或与外藩部角牴争较优劣,胜者赐茶繒以旌之。”清魏源《黑龙江将军打围图歌》:“讲武重勒索伦队,堂子割牲观角牴。”⒊角觝:我国古代体育活动项目之一。引《后汉书·仲长统传》:“目极角觝之观,耳穷郑卫之声。”宋高承《事物纪原·博弈嬉戏·角觝》:“今相扑也。《汉武故事》曰:‘角觝,昔六国时所造。’《史记》:‘秦二世在甘泉宫作乐角觝。’注云:‘战国时增讲武以为戏乐相夸,角其材力以相觝鬭,两两相当也。汉武帝好之。’”清钱谦益《徐武静生日置酒高会堂赋赠》诗:“纷纷争角觝,往往捉迷藏。”章炳麟《訄书·辨乐》:“过是乃有寻橦击剑角觝旋马,皆往往有其法式。”
读音:jiǎo,jué
[jué]
[ jiǎo ]1.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角。鹿角。犄角。角质。
2. 形状像角的:菱角。皂角。
3.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角(在中国山东省)。
4.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角。角度。角钢。角尺。
5.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角落。
6. 额骨(俗称“额角”)。
7.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
8.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角。号角。
9.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角酒来”。
10. 中国货币单位。
1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12. 量词。
[ jué ]1. 古代酒器,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2. 演员,或指演员在戏剧中所扮演的人物:角色。名角。
3. 较量,竞争:角力。角斗。角逐。
4.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
5. 姓。
读音:dǐ
[dǐ]
(1)(动)支撑:把门~住。
(2)(动)抗拒:~制。
(3)(动)顶替、相当:~换。
(4)(动)到达:昨日~沪。
(5)(动)牛羊等用角顶、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