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闻不如目见
【拼音】: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
【简体】:耳闻不如目见
【繁体】:耳聞不如目見
词语解释⒈ 耳听的不如眼见的真实。例:耳闻不如目见,吾曹目见何可共辨。——《魏书·崔浩传》英:seeingforoneselfisbetterthanhearingfromothers;耳闻不如目见[ěrwénbùrúmùjiàn]⒈耳听的不如眼见的真实。例耳闻不如目见,吾曹目见何可共辨。——《魏书·崔浩传》英seeingforoneselfisbetterthanhearingfromothers;
基础解释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也作“耳闻不如眼见”。
引证解释⒈ 谓听到的不如看到的可靠。引:汉刘向《说苑·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魏书·崔浩传》:“耳闻不如目见,吾曹目见,何可共辨?”张天翼《大林和小林》第九章:“包包说:‘天使的翅膀都是这样的。’‘啊,是的是的,真是耳闻不如目见。天使呀,您来有什么话对我说。’”亦作“耳闻不如眼见”、“耳闻不如目睹”。《旧唐书·辛替否传》:“臣尝以为古之用度不时,爵赏不当,破家亡国者,口説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眼见。”《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二年》:“自古失道破国亡家者,口説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⒈谓听到的不如看到的可靠。引汉刘向《说苑·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魏书·崔浩传》:“耳闻不如目见,吾曹目见,何可共辨?”张天翼《大林和小林》第九章:“包包说:‘天使的翅膀都是这样的。’‘啊,是的是的,真是耳闻不如目见。天使呀,您来有什么话对我说。’”亦作“耳闻不如眼见”、“耳闻不如目睹”。《旧唐书·辛替否传》:“臣尝以为古之用度不时,爵赏不当,破家亡国者,口説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眼见。”《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二年》:“自古失道破国亡家者,口説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综合释义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就行也不是话,再住也不是话,口说无凭,~,我背了马,且请师父亲去看看。◎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八回
汉语大词典谓听到的不如看到的可靠。汉刘向《说苑·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魏书·崔浩传》:“耳闻不如目见,吾曹目见,何可共辨?”张天翼《大林和小林》第九章:“包包说:‘天使的翅膀都是这样的。’‘啊,是的是的,真是耳闻不如目见。天使呀,您来有什么话对我说。’”亦作“耳闻不如眼见”、“耳闻不如目睹”。《旧唐书·辛替否传》:“臣尝以为古之用度不时,爵赏不当,破家亡国者,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眼见。”《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二年》:“自古失道破国亡家者,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国语辞典⒈ 语本汉·刘向后指听人传闻,不如亲眼一见来的确实。也作「耳闻不如眼见」。引:《说苑·卷七·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文明小史·第一五回》:「但是一件,耳闻不如目见,耳闻是假,目见始真。」耳闻不如目见[ěrwénbùrúmùjiàn]⒈语本汉·刘向后指听人传闻,不如亲眼一见来的确实。也作「耳闻不如眼见」。引《说苑·卷七·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文明小史·第一五回》:「但是一件,耳闻不如目见,耳闻是假,目见始真。」成语解释耳闻不如目见
辞典修订版语本汉.刘向《说苑.卷七.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后指听人传闻,不如亲眼一见来的确实。《文明小史.第一五回》:「但是一件,耳闻不如目见,耳闻是假,目见始真。」也作「耳闻不如眼见」。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语本汉˙刘向˙说苑˙卷七˙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后指听人传闻,不如亲眼一见来的确实。文明小史˙第十五回:但是一件,耳闻不如目见,耳闻是假,目见始真。亦作耳闻不如眼见。
出处汉·刘向《说苑·政理》:“耳闻之;不如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耳发ěr…fāfā发
其他释义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1.耳闻不如目见,吾曹目见,何可共辨!
2.真是耳闻不如目见。今年去乡下探亲,才发现我国农村变化有多大。
3.耳闻不如目见,你最好下去亲自看看。
4.这位想必就是云梦国的齐宗师吧,果然器宇不凡,耳闻不如目见。
5.既然是奖励,那必然是好东西,可以暂时不用去想它,如果真按照那个洛凌天子爵的话来说,剧情结束自己回到新世界便可以知道这一切,毕竟,耳闻不如目见。
6.秦梦瑶听凌月华说起陈煦接骨的手法,不过耳闻不如目见,此时一见,她叹为观止。
7.真是耳闻不如目见,今天暑期,我们去工厂和农村做调查,才亲身体会到改革开放政策给我国城乡带来的巨大变化。
8.不愧是第8小队的大脑,居然能从这些小的信息里面分析出来这么多的事实,真是耳闻不如目见啊。
9.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刘向
10.当然,“耳闻不如目见”这句话的原意是指间接经验不如直接经验那样可靠,这是完全正确的。[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读音:ěr
[ěr]
(1)(名)人和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朵。
(2)(名)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
(3)(形)位置在两旁的:~房。
(4)文言助词;罢了:技止此~。
读音:wén
[wén]
(1)(动)听见:~见。
(2)(名)消息:新~。
(3)(名)名声:艳~。
(4)(名)知识;见闻:博学多~。
(5)(动)用鼻子嗅:味道好~。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rú
[rú]
1.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3.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4. 到,往:如厕。
5.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6.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7. 与,和:“公如大夫入”。
8.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10. 表示举例:例如。
11.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12.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13. 姓。
读音:mù
[mù]
(1)(名)眼睛:有~共睹|历历在~。
(2)(动)〈书〉看:~为奇迹。
(3)(名)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纲举~张。
(4)(名)目录:书~|药~|剧~。
(5)(名)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中有雁形目、鸡形目等。目以下为科。
读音:jiàn,xiàn
[jiàn]
[ jiàn ]1. 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
3. 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
5. 会晤:会见。接见。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 xiàn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