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核
【拼音】:jī hé
【简体】:稽核
【繁体】:稽核
词语解释⒈ 亦作“稽核”。稽核[jīhé]⒈亦作“稽核”。
基础解释考核、查对计算(多指账目)。
引证解释⒈ 亦作“稽覈”。查核;查考。引:明李东阳《送南京国子祭酒谢公诗序》:“若讲授稽覈,不过诸博士职。”《明史·蒋德璟传》:“惟仓场督臣及天津抚臣出入,部中皆不稽覈。”清恽敬《三代因革论四》:“后世地兼数圻,凭图书稽核而已。”⒈亦作“稽覈”。查核;查考。引明李东阳《送南京国子祭酒谢公诗序》:“若讲授稽覈,不过诸博士职。”《明史·蒋德璟传》:“惟仓场督臣及天津抚臣出入,部中皆不稽覈。”清恽敬《三代因革论四》:“后世地兼数圻,凭图书稽核而已。”
汉语大词典亦作“稽覈”。查核;查考。明李东阳《送南京国子祭酒谢公诗序》:“若讲授稽覈,不过诸博士职。”《明史·蒋德璟传》:“惟仓场督臣及天津抚臣出入,部中皆不稽覈。”清恽敬《三代因革论四》:“后世地兼数圻,凭图书稽核而已。”
国语辞典⒈ 考核查对。也作「稽核」。例:如:「人事室负责稽核员工的出勤状况。」⒉ 机关内负责考查核算的人员,位阶比稽查高。也作「稽核」。稽核[jīhé]⒈考核查对。也作「稽核」。例如:「人事室负责稽核员工的出勤状况。」⒉机关内负责考查核算的人员,位阶比稽查高。也作「稽核」。英语toaudit,toverify,toexamine,auditing德语Wirtschaftsprüfung,Controlling(S),prüfen(V),Audit
辞典修订版查对核算,如:「稽核帐簿,清算无误。」也作「稽核」。机关内负责考查核算的工作人员,地位比稽查高。也作「稽核」。
辞典简编版查对核算。 【造句】这笔费用经过有关人员的稽核后,已经可以动用了。机关内负责考查核算的工作人员,地位比稽查高。 【造句】这些帐簿经过稽核的查验后,已证明确实无误。
法语vérifier、contôler、examiner、commissaire aux comptes
其他释义查对计算(多指账目)。
1.此外,系统亦应提供并维护稽核存底或其他方式,以展示系统能有效保护档案,免于非法使用、变更、或销毁。
2.扶轮公式地域杂志的帐务需要接受稽核,并每年对出版物的订阅者们提出一份报告。
3.历任漳州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秘书、办事处负责人,厦门证券公司业务经理,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监察稽核部稽察员、部门副经理、经理、督察长。
4.“善后大借款”以中国全部盐税为抵押,设立由外国人控制的盐务稽核所监督征收全部盐税。
5.外部稽核人员也会为他们的委托人,如股东或董监事会,执行资料和资讯的评估作业,以作为业主行为的外部规范。
6.合营公司的财务审计聘请在中国注册的会计师审查、稽核,并将结果报告董事会和总经理。
7.第四十六条合营公司的财务审计聘请在中国注册的会计审查、稽核,并将结果报告董事会和总经理。
8.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前往上海,父亲则继续留在广州,后经人推荐担任西关盐务稽核处师爷,专职从事防止盐商走私漏税,制止各地盐务专员贪污贿赂。
9.系统应提供稽核存底或其他方式,以追踪已完成的清理作业之相关动作。
10.举报投诉内容经查属实的,对未完成基数申报的,申报审核部门将进行现场申报审核,对已完成基数申报的用人单位,申报审核部门移交稽核部门进行稽核检查。
读音:jī,qǐ
[jī]
[ jī ]1. 停留:稽留。稽滞。
2. 考核:稽核。稽查。稽考。无稽之谈。
3. 计较:反唇相稽。
4. 至。
5. 姓。
[ qǐ ]1. 〔稽首〕古代的一种礼节,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读音:hé,hú
[hé]
[ hé ]1. 果实中坚硬并包含果仁的部分:桃核。杏核。
2. 像核的东西:核细胞。核酸。核心(中心)。结核。原子核。核子。核反应。核武器。
3. 仔细地对照、考察:核定。核计。核实。核算。核查。
4. 翔实正确:其文直,其事核。
[ hú ]1. 义同(一),用于某些口语词,如“杏核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