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罗
【拼音】:pá luó
【注音】:ㄆㄚˊㄌㄨㄛˊ
【结构】:爬(半包围结构)罗(上下结构)
【简体】:爬罗
【繁体】:爬羅
词语解释1.发掘搜罗。2.耙拢;聚集。爬罗[páluó]⒈发掘搜罗。⒉耙拢;聚集。
基础解释发掘搜罗。耙拢;聚集。
引证解释⒈发掘搜罗。引清顾炎武《朱处士鹤龄寄尚书埤传》诗:“百家纷纶説,爬罗殆无遗。”⒉耙拢;聚集。引清顾嘉誉《雪狮歌》:“爬罗随手试搏弄,物态一一无雷同。”
网络解释爬罗爬罗,拼音是páluó,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发掘搜罗。
综合释义发掘搜罗。清顾炎武《朱处士鹤龄寄尚书埤传》诗:“百家纷纶説,爬罗殆无遗。”耙拢;聚集。清顾嘉誉《雪狮歌》:“爬罗随手试搏弄,物态一一无雷同。”爬罗[páluó]收集。唐.韩愈〈进学解〉:「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汉语大词典(1).发掘搜罗。清顾炎武《朱处士鹤龄寄尚书埤传》诗:“百家纷纶说,爬罗殆无遗。”(2).耙拢;聚集。清顾嘉誉《雪狮歌》:“爬罗随手试搏弄,物态一一无雷同。”
国语辞典搜集。爬罗[páluó]⒈搜集。引唐·韩愈〈进学解〉:「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辞典修订版收集。唐.韩愈〈进学解〉:「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1.他在史海中钩沉辑佚,于文物间爬罗剔抉,可谓板凳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若论嘉惠后学、金针度人,这三本书名副其实。
2.这里头,透着一股拿历史闹着玩儿的惫懒劲儿,明知没人会去史籍里爬罗剔抉是否真称得上历史之最。
3.主编者在编著过程中,悉心探赜索隐,爬罗剔抉,尽力于无解处求得有解,为读者架起了一座智慧之桥。
4.没有学养深厚、见识超卓之士来一番艰巨的去伪存真,爬罗剔抉,刮垢磨光,是不宜贸然搬上大学讲堂的。
5.作者看重的,是“爬罗剔抉”后的所考是否确凿无误,所论是否精审允当。
6.自己的书不够用,就跑到大学图书馆,遍翻典籍,爬罗剔抉,去伪存真。
7.为考证一个人名,为将某一段历史叙述得更清楚、更准确,他翻藏书,查资料,在浩繁的史料中爬罗剔抉,反复推敲论证。
8.对出土文献更是爬罗剔抉,竭泽而渔。
9.从第一卷中可以充分看出,编者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细心梳理,爬罗剔抉,把那些重要的能反映历史真相的有价值的史料都筛选了出来。
10.赵建伟两位先生将一直尘封于图书馆的抄本印出,苦心孤诣爬罗剔抉,注释校点出版了单行本,才终以全貌(残本)行世。
读音:pá
[pá]
(1)(动)昆虫、爬行动物等行动;人用手脚着地向前移动:~行。
(2)(动)抓着东西往上去;攀登:~竿|~蔓。
读音:luó
[luó]
1. 捕鸟的网:罗网。
2. 张网捕捉:罗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
3. 搜集,招致,包括:罗捕。罗致(招请人才)。网罗。包罗。罗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
4. 散布:罗列。
5.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罗。
6. 用罗筛东西:罗面。
7.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罗绮。罗扇。
8.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
9. 同“脶”。
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