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
【拼音】:dà qín
【注音】:ㄉㄚˋㄑ一ㄣˊ
【结构】:大(独体结构)秦(上下结构)
【简体】:大秦
【繁体】:大秦
词语解释古国名。又名犁靬、海西。古代中国史书对罗马帝国的称呼。大秦[dàqín]⒈古国名。又名犁靬、海西。古代中国史书对罗马帝国的称呼。
引证解释⒈古国名。又名犁靬、海西。古代中国史书对罗马帝国的称呼。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西域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至条支,临海而回。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皇帝安敦遣使来中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以大秦称东罗马帝国。引《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大秦国﹞以在海西,亦曰海西国……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网络解释大秦(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
综合释义古国名。又名犁靬、海西。古代中国史书对罗马帝国的称呼。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西域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至条支,临海而回。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皇帝安敦遣使来中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以大秦称东罗马帝国。《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大秦国﹞以在海西,亦曰海西国……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大秦[dàqín]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称呼。参见「罗马帝国」条。汉.辛延年〈羽林郎〉诗:「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五胡十六国之前秦、后秦,均称为「大秦」。
汉语大词典古国名。又名犁靬、海西。古代中国史书对罗马帝国的称呼。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西域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至条支,临海而回。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皇帝安敦遣使来中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以大秦称东罗马帝国。《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大秦国﹞以在海西,亦曰海西国……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国语辞典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称呼。参见「罗马帝国」条。大秦[dàqín]⒈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称呼。参见「罗马帝国」条。引汉·辛延年〈羽林郎〉诗:「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⒉五胡十六国之前秦、后秦,均称为「大秦」。英语HanDynastytermfortheRomanEmpire羅馬帝國|罗马帝国[Luo2ma3Di4guo2]德语Daqin(大秦DàqínistderaltechinesischeNamefürdasRömischeReichunddenNahenOsten)(Eig,Gesch)法语DaQin
辞典修订版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称呼。参见「罗马帝国」条。汉.辛延年〈羽林郎〉诗:「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五胡十六国之前秦、后秦,均称为「大秦」。
法语Da Qin
其他释义1.古国名。又名犁靬﹑海西。古代中国史书对罗马帝国的称呼。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西域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至条支﹐临海而回。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皇帝安敦遣使来中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以大秦称东罗马帝国。
1.殿下您没错,殿下只是希望我大秦不要走大明的老路子,让那些只知道空谈误国的腐儒,充斥着整个官场罢了。
2.秦裕的生母蓝妃原名吕莲,是大秦帝国有名有望的家族,传说其家族乃是名震一时的战果杂家吕不韦的后裔,在大秦帝国大大小小数百个家族中也是数得上号的存在。
3.听说这位在战场上饮血茹毛,对敌人毫不手软的人,对大秦居民却是个慈爱有加的人,使夷陵城的城长也不好征讨他们。
4.你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5.遥想当年,所向无敌的大秦锐士,每逢大战,必有两字响彻云霄——风起。烽火戏诸侯。
6.我大秦践华为城,以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万夫莫敌。
7.佛图澄呵呵一笑,站了起来,道让老衲来为两位引见,这位是大秦国东海王爷苻坚,这位是…王奕先生,乃老衲的贵客。
8.连年丰收,大秦兵强马壮,难道还要忍让犬戎蛮夷?谈下来的土地和打下来的土地,不可同日而语;如若可以,不妨今秋一战,永绝西患。
9.得到了新的指令我不再执泥于干掉大秦天子。
10.安京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晦深莫测,身处高台之上堪称名卿巨公的三公六部九卿更是如同大秦的十八根擎天巨柱,每个都是智计深沉的武道枭雄。
读音:dà,dài
[dà]
[ 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读音:qín
[qín]
(1)(名)周朝国名;在今陕西中部;甘肃东部。
(2)(名)朝代;公元前221-公元前206;秦始皇嬴政所建。
(3)(名)指陕西和甘肃。特指陕西。
(4)(名)(Qí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