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苔篇
【拼音】:qīng tái piān
【注音】:ㄑ一ㄥㄊㄞˊㄆ一ㄢ
【结构】:青(上下结构)苔(上下结构)篇(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即青词。因其书于苔纸(用水藻类制成之纸)﹐故称。青苔篇[qīngtáipiān]⒈即青词。因其书于苔纸(用水藻类制成之纸),故称。
基础解释即青词。因其书于苔纸用水藻类制成之纸﹐故称。
引证解释⒈即青词。因其书于苔纸(用水藻类制成之纸),故称。引唐李白《赠嵩山焦炼师》诗:“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王琦注:“陈子昂《潘尊师碑颂》:‘道逢真人昇玄子,授以宝书青苔纸。’”
网络解释青苔篇青苔篇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青词。
综合释义即青词。因其书于苔纸(用水藻类制成之纸),故称。唐李白《赠嵩山焦炼师》诗:“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王琦注:“陈子昂《潘尊师碑颂》:‘道逢真人昇玄子,授以宝书青苔纸。’”
汉语大词典即青词。因其书于苔纸(用水藻类制成之纸),故称。唐李白《赠嵩山焦炼师》诗:“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王琦注:“陈子昂《潘尊师碑颂》:‘道逢真人升玄子,授以宝书青苔纸。’”
其他释义1.即青词。因其书于苔纸(用水藻类制成之纸)﹐故称。
读音:qīng
[qīng]
(1)(形)蓝色或绿色:~天|~苔。
(2)(形)黑色。
(3)(名)青草或没有成熟的庄稼。
(4)(形)比喻年轻:~年。
(5)姓。
读音:tái,tāi
[tái]
[ tái ]1. 隐花植物的一类,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青苔。苔藓。苔原。
[ tāi ]1. 〔舌苔〕舌头上面的垢腻,由衰死的上皮细胞和黏液等形成,观察它的颜色可以帮助论断病症。
读音:piān
[piān]
(1)(名)首尾完整的文章:~章段落。
(2)(名)(~儿)写着或印着文字的单张纸:歌~儿|单~。
(3)(名)(~儿)用于文章、纸张、书页(一篇是两页)等:三~纸|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