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
【拼音】:shū xuè
【注音】:ㄕㄨㄒ一ㄝˇ
【词性】:动词。
【结构】:输(左右结构)血(独体结构)
【简体】:输血
【繁体】:輸血
词语解释输血shūxuè。(1)把健康人的血液输入病人的血管。(2)比喻给对立者增加力量。输血[shūxuè]⒈把健康人的血液输入病人的血管。例给病人输血。英transfuse;⒉比喻给对立者增加力量。例这等于是给侵略者输血打气。英givesb.ashotinthearm;
引证解释⒈治疗措施之一。把健康人的血液用特殊的装置输送到病人体内。引冰心《我的学生》:“幸而开刀经过良好,只是失血太多,须要输血。”⒉比喻给予某种接济或援助。引江地《捻军史初探》:“因为淮系产于上海,不仅有地主阶级支持,而且还有买办阶级和外国侵略者‘输血’。”《人民日报》1965.5.27:“不管怎样在政治上替它粉刷,在经济上给它输血,也是白费力气的。”
网络解释输血输血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病人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综合释义把健康人的血浆,移注到病人体内。一般多由静脉缓缓输入,但对于病势危急的患者,可由动脉进行输血急救。冰心《我的学生》:“幸而开刀经过良好,只是失血太多,须要输血。”比喻给予某种接济或援助。江地《捻军史初探》:“因为淮系产于上海,不仅有地主阶级支持,而且还有买办阶级和外国侵略者‘输血’。”《人民日报》1965.5.27:“不管怎样在政治上替它粉刷,在经济上给它输血,也是白费力气的。”
汉语大词典(1).治疗措施之一。把健康人的血液用特殊的装置输送到病人体内。冰心《我的学生》:“幸而开刀经过良好,只是失血太多,须要输血。”(2).比喻给予某种接济或援助。江地《捻军史初探》:“因为淮系产于上海,不仅有地主阶级支持,而且还有买办阶级和外国侵略者‘输血’。”《人民日报》1965.5.27:“不管怎样在政治上替它粉刷,在经济上给它输血,也是白费力气的。”
国语辞典把健康人的血浆,移注到病人体内。一般多由静脉缓缓输入,但对于病势危急的患者,可由动脉进行输血急救。输血[shūxiě]⒈把健康人的血浆,移注到病人体内。一般多由静脉缓缓输入,但对于病势危急的患者,可由动脉进行输血急救。反抽血
辞典简编版把健康人的血液,注入到病人体内。 【造句】幸亏医生及时为他输血急救,才挽回了性命。
英语transfusiontransfuseblood transfusionmetachysis
法语transfusion de sang
其他释义将血液或血液的组成部分输注给病人的治疗措施。目的是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机体血浆蛋白,增进免疫力和凝血功能。适用于大量出血、烧伤、严重感染、凝血功能异常、严重贫血或低蛋白血症。输血途径有静脉输血和动脉输血,一般以静脉输血为最常用。输注全血或红细胞前,应作血型鉴定,并作交叉试验证明无凝集现象。
反义词 抽血
1.这几名重伤员的病情急迫,需要立即输血。
2.他现在急需输血,请马上组织血源。
3.露茜几乎濒临死亡,但输血以后她又转危为安了。
4.他心甘情愿为儿子输血。
5.随着年龄的增加,人在消耗体力时心脏的输血能力和输血速度会有所减弱。
6.避免不安全注射或输血,预防艾滋病经血传播.
7.结果:输血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及皮疹。
8.这可能是第一次报道溶血性输血反应。
9.目的为了解我区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情况。
10.电文说:“你能弄到5000支供输血用的干血浆吗?”。
读音:shū
[shū]
(1)(动)运输;运送
(2)(动)〈书〉捐献(财物):~财助战。
(3)(动)在较量时失败;败:决不认~。
读音:xiě,xuè
[xuè]
[ xuè ]1.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2.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
3. 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
[ xiě ]1.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