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濮
【拼音】:sāng pú
【结构】:桑(上下结构)濮(左右结构)
【拼音】:sāng pú
词语解释桑濮sāngpú。(1)《汉书·地理志下》:“卫地…有桑濮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后来用“桑濮”指淫靡风气盛行的地方,也指男女幽会之处。桑濮[sāngpú]⒈见“桑间濮上”。
引证解释⒈见“桑间濮上”。
网络解释桑濮桑濮,sāngpú,1.以“桑间濮上”指淫靡之音。2.指男女幽会的地方。3.指男女幽会之事。
网友释义桑濮,汉语词语,读音sāngpú,意思是指男女幽会的地方;指男女幽会之事。
汉语大词典见“桑间濮上”。《汉语大词典》:桑间濮上(桑间濮上) 拼音:sāngjiānpúshàng(1).《礼记·乐记》:“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郑玄注:“濮水之上,地有桑间者,亡国之音于此之水出也。昔殷纣使师延作靡靡之乐,已而自沉于濮水,后师涓过焉,夜闻而写之,为晋平公鼓之。”后因以“桑间濮上”指淫靡之音。明叶子奇《草木子·谈薮》:“二诗美则美矣,未免桑间濮上之音尔。”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浅见者胶柱鼓瑟,致使美人香草之遗意,等诸桑间濮上之淫声,此昭明之过也。”亦省作“桑濮”。晋潘岳《笙赋》:“乐所以移风于善,亦所以易俗于恶,故丝竹之器未改,而桑濮之流已作。”(2).指男女幽会的地方。《汉书·地理志下》:“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三国魏阮籍《东平赋》:“西则首仰阿甄,傍通戚蒲,桑间濮上,淫荒所庐。”清钱泳《履园丛话·鬼神·陈三姑娘》:“﹝陈三姑娘﹞年十六七,美丽自命,有桑间濮上之行。其父觉之,遂沉诸湖。”(3).指男女幽会之事。鲁迅《热风·随感录六十二》:“桑间濮上如何情形,自由恋爱怎样态度?”
其他释义1.见'桑间濮上'。
读音:sāng
[sāng]
(1)(名)桑树;乔木;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穗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
(2)(名)姓。
读音:pú
[pú]
(1)(名)姓。
(2)(名)濮阳;地名;在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