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笼
【拼音】:xūn lóng
【结构】:薰(上下结构)笼(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有笼覆盖的熏炉。可用以熏烤衣服。
基础解释一种覆盖于火炉上供熏香、烘物和取暖用的器物。
引证解释有笼覆盖的熏炉。可用以熏烤衣服。唐孟浩然《寒夜》诗:“夜久灯花落,薰笼香气微。”《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小娘子茶泼湿了衣袖,到房里薰笼上烘烘。”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眠香占花风流阵,今宵正倚薰笼困,那知打散鸳鸯金弹狠。”
网络解释薰笼薰笼,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xūnlóng,释义为有笼覆盖的熏炉。
综合释义有笼覆盖的熏炉。可用以熏烤衣服。唐孟浩然《寒夜》诗:“夜久灯花落,薰笼香气微。”《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小娘子茶泼湿了衣袖,到房里薰笼上烘烘。”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眠香占花风流阵,今宵正倚薰笼困,那知打散鸳鸯金弹狠。”薰笼[xūnlóng]一种覆盖于火炉上供熏香、烘物和取暖用的器物。《太平御览》卷七一一引《东宫旧事》:“太子纳妃,有漆画手巾熏笼二,条被熏笼三。”
网友释义薰笼,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xūnlóng,释义为有笼覆盖的熏炉。
国语词典一种覆罩于炉子上,供薰香、烘物和取暖的器物。南唐.李煜〈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词:「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小娘子茶泼湿了衣袖,到房里薰笼上烘烘。」也作「熏笼」。
读音:xūn
[xūn]
(名)〈书〉一种香草;也泛指花草香。
读音:lóng,lǒng
[lóng]
[ lóng ]1. 用竹篾、木条编成的盛物器或罩物器:灯笼。熏笼。
2. 用竹篾、木条或金属丝等编插而成的养鸟或虫的器具:鸡笼。鸟笼。蝈蝈笼。
3. 旧时囚禁犯人的东西:囚笼。牢笼。
4. 用竹木或金属材料制成的有盖的蒸东西器具:笼屉。蒸笼。
5. 泛指包络之物:笼头。
[ lǒng ]1. 较大的箱子:箱笼。
2. 遮盖,罩住:笼罩。烟笼雾罩。
3. 概括而不分明,不具体,称“笼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