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葵
【拼音】:lù kuí
【注音】:ㄌㄨˋㄎㄨㄟˊ
【结构】:露(上下结构)葵(上下结构)
【简体】:露葵
【繁体】:露葵
词语解释莼菜。冬葵。向日葵。露葵[lùkuí]⒈莼菜。⒉冬葵。⒊向日葵。
引证解释⒈莼菜。引战国楚宋玉《讽赋》:“炊彫胡之饭,烹露葵之羹。”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世有蔡朗者讳纯,既不涉学,遂呼蓴为露葵。”王利器集解:“《古文苑》载宋玉《讽赋》:‘烹露葵之羹。’即指水产之蓴,则蔡朗所呼,不无所本。”⒉冬葵。引《文选·曹植<七启>》:“芳菰精粺,霜蓄露葵。”张铣注:“蓄,菜名,此物与葵宜於霜露之时。”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葵》:“古人採葵必待露解,故曰露葵。今人呼为滑菜……古者葵为五菜之主,今人不復食之。”清方文《题宋射陵蔬枰卷》诗:“其畦歷落如楸枰,露葵霜薤长滋荣。”⒊向日葵。引唐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赏月延秋桂,倾阳逐露葵。”
网络解释露葵露葵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水生蔬菜。露葵的叶子呈椭圆形、深绿色,嫩茎和叶背部都有胶状透明物质。食用部分就是沉没在水中尚未展开的新叶。
综合释义莼菜。战国楚宋玉《讽赋》:“炊彫胡之饭,烹露葵之羹。”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世有蔡朗者讳纯,既不涉学,遂呼蓴为露葵。”王利器集解:“《古文苑》载宋玉《讽赋》:‘烹露葵之羹。’即指水产之蓴,则蔡朗所呼,不无所本。”冬葵。《文选·曹植<七启>》:“芳菰精粺,霜蓄露葵。”张铣注:“蓄,菜名,此物与葵宜於霜露之时。”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葵》:“古人採葵必待露解,故曰露葵。今人呼为滑菜……古者葵为五菜之主,今人不復食之。”清方文《题宋射陵蔬枰卷》诗:“其畦歷落如楸枰,露葵霜薤长滋荣。”向日葵。唐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赏月延秋桂,倾阳逐露葵。”露葵[lùkuí]植物名,睡莲科。多生长于河川湖泊中。叶椭圆形,叶背为紫色,茎及叶、叶柄皆被有黏液,嫩叶可以作汤,香脆鲜美。也称为「蓴菜」。露葵[lùkuí]一般所称的葵菜。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六.草部.葵》:「古人采葵,必待露解,故曰『露葵』。」
汉语大词典(1).莼菜。战国楚宋玉《讽赋》:“炊彫胡之饭,烹露葵之羹。”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世有蔡朗者讳纯,既不涉学,遂呼莼为露葵。”王利器集解:“《古文苑》载宋玉《讽赋》:‘烹露葵之羹。’即指水产之莼,则蔡朗所呼,不无所本。”(2).冬葵。《文选·曹植〈七启〉》:“芳菰精粺,霜蓄露葵。”张铣注:“蓄,菜名,此物与葵宜于霜露之时。”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葵》:“古人采葵必待露解,故曰露葵。今人呼为滑菜……古者葵为五菜之主,今人不复食之。”清方文《题宋射陵蔬枰卷》诗:“其畦历落如楸枰,露葵霜薤长滋荣。”(3).向日葵。唐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赏月延秋桂,倾阳逐露葵。”
国语辞典植物名:(1)睡莲科。多生长于河川湖泊中。叶椭圆形,叶背为紫色,茎及叶、叶柄皆被有黏液,嫩叶可以作汤,香脆鲜美。也称为「莼菜」。(2)就是一般所称的葵菜。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六.草部.葵》:「古人采葵,必待露解,故曰『露葵』。」露葵[lùkuí]⒈植物名:(1)睡莲科。多生长于河川湖泊中。叶椭圆形,叶背为紫色,茎及叶、叶柄皆被有黏液,嫩叶可以作汤,香脆鲜美。也称为「莼菜」。(2)就是一般所称的葵菜。明·李时珍。引《本草纲目·卷一六·草部·葵》:「古人采葵,必待露解,故曰『露葵』。」
辞典修订版植物名:(1)睡莲科。多生长于河川湖泊中。叶椭圆形,叶背为紫色,茎及叶、叶柄皆被有黏液,嫩叶可以作汤,香脆鲜美。也称为「蓴菜」。(2)就是一般所称的葵菜。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六.草部.葵》:「古人采葵,必待露解,故曰『露葵』。」
其他释义1.莼菜。2.冬葵。3.向日葵。
1.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2.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王维
3.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www.chazidian.com/zj-273997/查字典造句)
4.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露葵造句]
读音:lòu,lù
[lù]
[ lù ]1.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露水。白露。寒露。朝(zhāo )露。甘露。
2. 在室外,无遮盖:露天。露宿。露营。
3. 加入药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饮料或药剂:露酒。枇杷露。
4. 滋润:覆露万民。
5. 表现,显现:露布(a.通告;b.古代指未加封缄的文书;c.檄文;d.捷报等)。露骨。袒露。吐露。揭露。暴露。
[ lòu ]1. 用于一些口语词语,如“露怯”、“露马脚”。
读音:kuí
[kuí]
(名)指某些开大花的草本植物:锦~|蜀~|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