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字眼
【拼音】:kōu zì yǎn
【注音】:ㄎㄡㄗˋ一ㄢˇ
【结构】:抠(左右结构)字(上下结构)眼(左右结构)
【繁体】:摳字眼
词语解释抠字眼kōuzìyǎn。(1)在字句上钻研或找错儿。抠字眼[kōuzìyǎn]⒈在字句上钻研或找错儿。英dallywiththewords;findfaultwiththechoiceofwords;
基础解释在字句上钻研或挑毛病:别~,要领会精神实质。
1.读书讲究咬文嚼字,选药时你“抠字眼”了吗?最近感冒的人多,很多人都会自己购买一些感冒药物服用。
2.而那些硬抠字眼,非得用“你可以骚我就可以扰”来回应的人,则难掩自身对于女性权益的蔑视,成为侵害女性权益的帮凶。
3.此外,挑衅者和嘲讽者还揭露了原教旨主义者的愚蠢,原教旨主义者是所有事都死抠字眼的人,他们不具备多元化思维。
4.记者留意到,代表们查账时,逐款逐项抠字眼,问清楚每一分钱的去处。
5.评论必须是好评,内容它不会抠字眼的。
6.咬文嚼字,本是指“抠字眼”,令人生厌,可刘老师通过巧妙的引导,让学生深刻理解到“咬文嚼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7.高高在上的官员们百分之百地死抠字眼,是法律和常识的缺失,得到了表面的公平,却丢失了事实的公正。
8.大理院也从没见过这样的继承案,最后只有从现有律例中抠字眼,并依据先前判过的类似案例进行了结。
9.较真代表抠字眼质疑数据有水分。
10.在记者的多次追问下,谢登峰表示,抠字眼没意思,最终还是要追究责任。
读音:kōu
[kōu]
(1)(动)用手指或细小的东西往较深的地方挖。
(2)(动)雕刻(花纹):在镜框边上~出花儿来。
(3)(动)不必要的深究:~字眼儿|死~书本儿。
(4)(动)〈方〉吝啬。
读音:zì
[zì]
(1)(名)文字:~调|~汇|~谜|~面|~模|~目|~幕|~盘|~形|~样|~义|~音|~母|~里行间|~斟句酌。
(2)(名)(~儿)字音:咬~儿。
(3)(名)字体:篆~|草~。
(4)(名)书法的作品:~画。
(5)(名)字眼;词:词典中没有这个~。
(6)(名)(~儿)字据:立~为凭。
(7)(名)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诸葛亮~孔明。
(8)(名)旧时称女子许配:待~闺中。
读音:yǎn
[yǎn]
(1)(名)人或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
(2)(名)(~儿)小洞;窟窿:泉~|炮~|拿针扎一个~儿。
(3)(名)(~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儿。
(4)(名)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者黑子中间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手不能下成活棋。
(5)(名)戏曲中的拍子:一板一~。
(6)(量)用于井;窑洞:一~井|一~旧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