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丝娘
【拼音】:luò sī niáng
【注音】:ㄌㄨㄛˋㄙㄋ一ㄤˊ
【结构】:络(左右结构)丝(上下结构)娘(左右结构)
【繁体】:絡絲娘
词语解释缫丝女子。即络纬。络丝娘[luòsīniáng]⒈缫丝女子。⒉即络纬。
引证解释⒈缫丝女子。引宋苏轼《浣溪沙》词:“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⒉即络纬。参见“络纬”。引《尔雅翼·释虫》:“莎鸡……率以六月振羽作声,连夜札札不止,其声如纺丝之声,故一名梭鸡,一名络纬,今俗人谓之络丝娘。”茅盾《有志者》四:“他听得络丝娘在窗外草堆里刮拉刮拉,多么有劲!”
网络解释络丝娘络丝娘,汉语词汇,释义为缫丝的女子。
综合释义缫丝女子。宋苏轼《浣溪沙》词:“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即络纬。《尔雅翼·释虫》:“莎鸡……率以六月振羽作声,连夜札札不止,其声如纺丝之声,故一名梭鸡,一名络纬,今俗人谓之络丝娘。”茅盾《有志者》四:“他听得络丝娘在窗外草堆里刮拉刮拉,多么有劲!”参见“络纬”。
汉语大词典(1).缫丝女子。宋苏轼《浣溪沙》词:“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2).即络纬。《尔雅翼·释虫》:“莎鸡……率以六月振羽作声,连夜札札不止,其声如纺丝之声,故一名梭鸡,一名络纬,今俗人谓之络丝娘。”茅盾《有志者》四:“他听得络丝娘在窗外草堆里刮拉刮拉,多么有劲!”参见“络纬”。
其他释义1.缫丝女子。2.即络纬。
1.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苏轼
读音:luò,lào
[luò]
[ luò ]1. 像网子那样的东西:络头。经络。脉络。网络。橘络。
2. 用网状物兜住,笼罩:笼络。
3. 缠绕:络纱。络丝。络线。
4. 相连续,前后相接:络穴(针灸穴位分类名)。络续。络绎。联络。
[ lào ]1. 义同(一),用于一些口语词。
读音:sī
[sī]
(1)(名)蚕丝。
(2)(名)像丝的物品。
(3)(名)万分之一。
读音:niáng
[niáng]
(1)(名)母亲:爹~。
(2)(名)称长一辈或年长的已婚妇女:大~|婶~。
(3)(名)年轻妇女:渔~|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