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楷
【拼音】:xiǎo kǎi
【注音】:ㄒ一ㄠˇㄎㄞˇ
【结构】:小(独体结构)楷(左右结构)
【简体】:小楷
【繁体】:小楷
词语解释小楷xiǎokǎi。(1)手写的小的楷书。(2)拼音字母的小写印刷体。小楷[xiǎokǎi]⒈手写的小的楷书。英regularscriptinsmallcharacters,asusedinChinesecalligraphyexercises;⒉拼音字母的小写印刷体。英lowercase;lowercaseletter;
基础解释[regularscriptinsmallcharacters,asusedinChinesecalligraphyexercises]∶手写的小的楷书∶拼音字母的小写印刷体
引证解释⒈楷体小字。引唐颜真卿《颜氏家庙碑》:“颇工小楷。”宋苏轼《跋君谟书赋》:“书法当自小楷出,岂有未能正书而以行草称也。”《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他的那笔小楷又写的飞快,不曾继烛,添注涂改,点句勾股,都已完毕。”张天翼《皮带》:“他对于工作怪努力,为工作之故,他每天早晨还习三张小楷。”
网络解释小楷小楷,即是楷体小字。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经典小楷代表作有:钟繇《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等。
综合释义楷体小字。唐颜真卿《颜氏家庙碑》:“颇工小楷。”宋苏轼《跋君谟书赋》:“书法当自小楷出,岂有未能正书而以行草称也。”《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他的那笔小楷又写的飞快,不曾继烛,添注涂改,点句勾股,都已完毕。”张天翼《皮带》:“他对于工作怪努力,为工作之故,他每天早晨还习三张小楷。”小楷[xiǎokǎi]小而端正整齐的楷书。创始于魏晋时期。相对于大楷而言。【造句】他写得一手好字,特别是小楷,更是自成一格。
汉语大词典楷体小字。唐颜真卿《颜氏家庙碑》:“颇工小楷。”宋苏轼《跋君谟书赋》:“书法当自小楷出,岂有未能正书而以行草称也。”《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他的那笔小楷又写的飞快,不曾继烛,添注涂改,点句勾股,都已完毕。”张天翼《皮带》:“他对于工作怪努力,为工作之故,他每天早晨还习三张小楷。”
国语辞典小而端正整齐的楷书。是相对于大楷而言。小楷[xiǎokǎi]⒈小而端正整齐的楷书。是相对于大楷而言。德语kleineSchriftzeichenderNormalschrift(chin.Kalligraphie)(S,Lit),kleineSchriftzeichenderRegelschrift(chin.Kalligraphie)(S,Lit)
辞典简编版小而端正整齐的楷书。创始于魏晋时期。相对于大楷而言。 【造句】他写得一手好字,特别是小楷,更是自成一格。
法语écriture en petits caractères de style régulier
其他释义1.楷体小字。三国魏锺繇等所创。
1.说着,把那本古书递给我,我仔细端详一看,原来并非一本书,而是厚的和书一样的笔记本,本上所写的柳体小楷真是十分精妙。
2.打开信,里面是一张裁得很小的玉版宣,上面用蝇头小楷竖写着今日午时,西郊玉檀山巅,老道为小友解惑。
3.一代大贤,长衣白袖飘飘,立于万丈绝壁之巅,持象牙紫毫小楷鏖战天地,何等畅快!战天,天悸!战地,地惊!
4.他撰写的大楷苍严古拙,小楷瑰丽俊秀,大字枯润相间,笔断意连,瑰丽凝重,经品耐看。
5.弟弟的一手钢笔小楷写得可漂亮了。
6.依尺寸可以简单的把毛笔分为:小楷,中楷,大楷。
7.只见赵敏儿在一张放置在书案上的一尺见方的纸张上面,用她蝇头小楷的笔法,写到了如下的内容适应症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8.朱慈?坐在端本宫中的书房里,面前铺开的宣纸上写着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
9.他要士大夫放弃章句小楷之积习,而把科学工程悬为终身富贵的鹄的。
10.输入英文时,可以输入英文字或英文词语,字与字之间应有空格,大小楷一样效果。
读音:xiǎo
[xiǎo]
(1)(形)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河|地方~|~路。
(2)(副)短时间地:~住|~坐。
(3)(副)稍微:~有才华|牛刀~试。
(4)(形)略微少于;将近:干了~半辈子。
(5)(形)排行最末的:~儿子。
(6)(名)年纪小的人:一家大~|上有老;下有~。
(7)(名)指妾:讨~。
(8)(代)谦辞;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女|~店。
读音:kǎi,jiē
[kǎi]
[ kǎi ]1. 法式,模范:楷模。楷范。楷则。楷式。
2. 汉字的一种书体:楷书。正楷。小楷。楷体。
[ jiē ]1. 落叶乔木,木材可制器具,种子可榨油,树皮和叶子可制栲胶。亦称“黄连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