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
【拼音】:tū ní
【词性】:名词、形容词。
【结构】:突(上下结构)尼(半包围结构)斯(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突尼斯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التونسية),简称突尼斯,位于非洲大陆最北端,北部和东部面临地中海,隔突尼斯海峡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相望,扼地中海东西航运的要冲,东南与利比亚为邻,西与阿尔及利亚接壤。⒈北非国家。临地中海。面积16.42万平方千米。人口878.5万(1994年)。首都突尼斯。除沿海为平原外,从北向南为山地、台地和沙漠。非洲最大的橄榄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工业以石油开采和磷酸盐工业最重要。旅游业是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网络解释突尼斯突尼斯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التونسية),简称突尼斯,位于非洲大陆最北端,北部和东部面临地中海,隔突尼斯海峡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相望,扼地中海东西航运的要冲,东南与利比亚为邻,西与阿尔及利亚接壤。突尼斯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集中了海滩、沙漠、山林和古文明的国家之一,是悠久文明和多元文化的融和之地。突尼斯地处地中海地区的中央,拥有长达1300公里的海岸线。
网友释义突尼斯共和国(TheRepublicofTunisia,laRépubiqueTunisienne),简称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位于非洲北端,西与阿尔及利亚为邻,东南与利比亚接壤,北、东临地中海,隔突尼斯海峡与意大利相望。总面积162000平方千米,海岸线全长1300千米。北部属地中海型气候,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国划分为24个省,下设264个行政区,350个市。截至2021年,突尼斯总人口为1190万人,90%以上为阿拉伯人。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法语。伊斯兰教为国教,主要是逊尼派。公元前9世纪初,腓尼基人在今突尼斯湾沿岸地区建立迦太基城,后发展为奴隶制强国。公元前146年,成为罗马...
法语Tunisie
其他释义北非国家。临地中海。面积16
1.但当对民主的渴望在阿拉伯世界蠢蠢欲动时,要求改革的浪潮最早在小国突尼斯掀起,随之向东蔓延至马格里布地区,如今正冲击着大国埃及。
2.即便民主的萌芽出现在亚非一些国家街面的示威游行中,民主离突尼斯和埃及还是有很大距离。
3.贾布里的父亲是突尼斯人,母亲是西班牙人,她可以讲五国语言,是马赛种族多元化的真实写照。
4.我们的突尼斯向导开始整理他的长头巾以便挡住撒哈拉炽热的阳光,这时,我就在他的正后方。
5.次日,第一军的装甲车畅通无阻地驶进突尼斯。
6.古巴在该项研究中稳获网络最不自由冠军,因为卡斯特罗体制近乎全面控制互联网登陆。另外三个国家赢得不自由的评定:中国、伊朗和突尼斯。
7.“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和突尼斯的柏柏尔族人,以及生活在德国和西班牙的犹太人体内,这种基因片断非常普遍。
8.“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如果你不让卡扎菲下台以及如果你不支持反对派而卡扎菲仍然掌握权力,那卡扎菲就能为所欲为”希拉里在突尼斯的时候说道。
9.卡扎菲的武器储藏室不仅对利比亚甚而对其他北非国家都已经造成了长期威胁,这些北非国家包括突尼斯和埃及等。
10.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一个突尼斯菜贩因不堪本地当局的羞辱而自焚的消息在该地区引起了重大反响。
读音:tū
[tū]
(1)(副)猝然;突然。
(2)(动)猛冲:~围|~进。
(3)(副)突然:~增|~减。
(4)(形)高于周围:~出。
(5)(名)古代灶旁突起的出烟火口;相当于现在的烟筒:灶~。
读音:sī
[]
(1)(代)这;这个;这里。
(2)(副)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