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待雨淋头
【拼音】:zhí dài yǔ lín tóu
基础解释比喻不能及早动手或毫无准备。
综合释义待;等到。直到下雨时方要做某事。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二:“僧问:‘一言合道时如何?’师曰:‘七颠八倒。’曰:‘学人礼拜。’师曰:‘教休不肯休,直待雨淋头。’”三巧儿晚丫鬟开看,只见薛婆衣衫半湿,提个破伞进来,口儿道:“睛千不肯走,~。”(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二:“僧问:‘一言合道时如何?’师曰:‘七颠八倒。’曰:‘学人礼拜。’师曰:‘教休不肯休,直待雨淋头。’”
反义词 备而不用
1.晴乾不肯去,直待雨淋头;成事莫说,覆水难收。
2.三巧儿晚丫鬟开看,只见薛婆衣衫半湿,提个破伞进来,口儿道:“睛千不肯走,直待雨淋头。”
读音:zhí
[zhí]
(1)(形)成直线的。
(2)(形)跟地面垂直的:~升|~上。
(3)(形)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行的文字。
(4)(动)挺直;使笔直:~起腰来。
(5)(形)公正的;正义的:正~。
(6)(形)直爽;直截:~性子。
(7)(名)汉字的笔画;即“竖”。
(8)(副)一直:~奔|~达|~捣|~到|~至。
(9)(副)一个劲儿;不断地:~哭|~笑。(Zhí)姓。
读音:dài,dāi
[dài]
[ dài ]1. 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2.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3.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门,有人来了。
[ dāi ]1. 停留,逗留,迟延:你待一会儿再走。
读音:yǔ,yù
[yǔ]
[ yǔ ]1. 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雨水。雨季。
[ yù ]1. 下雨,落下:雨雪。
读音:lín,lìn
[lín]
[ lín ]1. 〔淋漓〕a.沾湿或流滴,如“大汗淋淋”;b.畅快,如“淋淋尽致。”
2. 浇:淋浴。淋湿。日晒雨淋。
[ lìn ]1. 过滤:过淋。
2. 一种性病,病原体是淋病球菌。病人尿道红肿溃烂,尿有浓血。通称“淋病”;亦称“白浊”。
读音:tóu,tou
[tóu]
[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